这个消息听起来很有趣!饿了么作为主要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通常专注于餐饮外卖、生鲜电商、药品等即时零售。
如果饿了么真的开始卖衣服,特别是联合淘宝推出“快乐肥宅衣”,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规"的跨界尝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跨界合作":
"饿了么 x 淘宝":饿了么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平台,但主要聚焦本地即时零售;淘宝则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业务,主营在线商品交易。两者在业务模式、用户群体上存在差异,这次合作可能旨在:
"拓展业务边界":饿了么希望增加非餐饮品类,提升用户粘性和使用场景。
"利用淘宝资源":淘宝拥有海量的商品供应链、品牌资源和成熟的电商运营能力,可以为饿了么的服装销售提供支持。
"创造新流量和新场景":通过“快乐肥宅衣”这个概念,吸引新的用户群体,或者为现有用户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2. "“快乐肥宅衣”概念":
这个名字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点自嘲和幽默感,目标用户可能非常明确:喜欢宅家、追求舒适、对潮流有一定追求但可能预算有限的年轻人群。
这款衣服可能强调"舒适度、性价比、设计感(可能偏向休闲、潮酷或有趣)"
相关内容:
饿了么大概是最有“娱乐精神”的外卖平台了。
最近饿了么卖起了衣服。它和淘宝新势力周合作,联合了8个设计师以“快乐肥宅”为主题进行创作——宅在家里吃外卖变胖这种事,被可口可乐“快乐肥宅水”这个梗带火,居然也堂而皇之地成为创作灵感。
“枕头帽子”、“汉堡味和辣椒味的卫衣”、“续命水饰品”、“薯条印花外套”“外卖单衣服和塑料购物袋”、“能吃是福卫衣”、“旧编织袋的米袋腰包”……吃货气息扑面而来。设计上体现了食物和饿了么的品牌元素,比如大片的肉、鱼、薯条印花,还有外卖账单、塑料袋的图案。






不过看起来,这些衣服并不是真的要卖给“肥宅”——嘴上说着“快乐肥宅”,但模特明明都是瘦子。说到底,这只是饿了么借助流行文化进行的又一次品牌营销,在社交网络上制造一些话题。因为“肥宅”“吃货”已经从不太积极的词汇,变成了当下年轻人无伤大雅的自我调侃,和生活方式相关,甚至还有逐渐潮流化的趋势。
这并不是饿了么第一次和时尚跨界,此前它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比如和设计师品牌HOWL推出联名T恤,闻起来有食物的味道;和The North Face联名推出和外卖小哥蓝色制服有点像的外套和T恤。


“饿了么在吃的领域已经众所周知了。我们想把吃的边界扩充,也是跟随企业品类扩大化的大策略,在以‘吃’为核心延伸的生活方式领域做更多的尝试。”在此前的采访中陈诗良告诉界面记者,她策划主导了饿了么的一系列时尚跨界。
在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之后,饿了么在品牌营销层面有了更多的资源,譬如这次和淘宝的合作。
事实上很多和食品相关的品牌都有变身“潮牌”的冲动。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达美乐这些国外快餐品牌“不务正业”已经很久了——推出各种带有产品设计元素的周边产品吸引眼球。

品牌符号尽可能地变夸张,面向的就是那些喜欢新鲜玩意和流行文化,并且有十足幽默感的品牌粉丝们。它们并不指望这些产品能有多少销量,更重要的是在社交网络时代,能和年轻人互动产生话题,给你留下更时髦的品牌印象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