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豹2坦克,欧陆霸主地位受质疑,俄乌战场表现失色,各国抢购热潮为何不再?

德国“豹2”坦克被誉为“欧洲第一坦克”,其性能卓越,设计先进,因此在冷战时期及之后,许多国家都渴望引进这款坦克。然而,在俄乌战争中,“豹2”坦克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损失。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技术、战术、后勤和战略等多个层面。
"“豹2”坦克的优势:"
"性能卓越:" 豹2坦克拥有强大的火炮、先进的火控系统、坚固的装甲和机动性,在冷战时期是顶尖的作战坦克。 "技术先进:" 豹2坦克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例如复合装甲、热成像夜视系统、先进的火控系统等,这些技术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可靠性高:" 豹2坦克以其高可靠性而闻名,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良好的作战性能。
"俄乌战争中“豹2”坦克失色的原因:"
1. "战争形态的变化:" 俄乌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与冷战时期的机械化战争有很大不同。现代战争更加强调信息战、精确打击和后勤保障,而传统的坦克作战模式受到了很大限制。豹2坦克虽然性能强大,但在信息化战场上,其优势并不明显。 2. "乌克兰军队的战术运用:" 乌克兰军队在战争中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例如利用城市地形进行巷战,使用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

相关内容:

前些年,军事论坛上有这么一句话:

在西德,除了铁十字外,什么都没留下;在东德,除了铁十字外,什么都留下了。

这话是网友们评价冷战时期的东德和西德军队的,只看历史图像,东德军队的军装、仪仗,甚至士兵的精气神,都很接近德意志帝国。

西德的“公务员军队”,保留了铁十字标志,但整体外形、气质和东德有天壤之别。

可是真正的历史上,在对德意志帝国内核的保留方面,西德才算是正统——该国从军队到政府、军工,都保留着纳粹时代留下的体系。

就连西德的武器,命名方式也和第三帝国看齐,如今天德国陆军的主战坦克,还是“豹式”。

俄乌战争爆发后,“豹2坦克”一直是乌克兰向往的装备,最后德国也是把豹2的部分型号送到东欧,和俄罗斯的坦克正面碰撞。

纵观全世界现役的主战坦克,豹2的综合素质是雷打不动的第一梯队,甚至长期压过美国艾布拉姆斯、俄罗斯T90主战坦克,在各种排名中位列第一。

新的豹式坦克诞生在冷战中期,本是德国人拼凑出来的“凑数作品”,结果修修改改几十年,最后成为引领三代坦克方向的“欧洲战车”。

后世各国的主战坦克,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豹式的影响。

那么二战后,重新武装起来的西德是怎么开发出豹式坦克的?豹2坦克为什么几十年不会落伍?这款武器在实战中又有多厉害?

【一】

国防军复活,“豹1”成为欧洲战车

二战结束后,苏联和英、法、美分别占领德国,建立了“联邦”“民主”两个德国,即西德和东德。

最初的几年,东西方都坚持对德国定下的“非军事原则”,东西德都由占领军驻扎,新政府只有警察。

但很快,西方鉴于苏联的军事压力,以及高昂的驻军支出,北约诸国同意武装西德。

这时候的西德,其实并未彻底和纳粹切割,基层的西德政府还有纳粹时代的色彩,至于高层政客、军人,很多直接就是帝国时代的老人。

随后几年,大量德国的战犯被释放,重组了德国国防军。

当时,美国带头武装西德国防军,大量美国二战的武器交给了德军,包括轻武器和空军、陆军主战装备。

没过两年,苏联也开始武装东德,东德人民军开上了苏联的T55坦克,这让西德的主力M47、M48坦克没有优势。

彼时,美国正在研究新式坦克,但在法国牵头下,欧洲各国也开始抱团研究自己的武器。

当时的法国和西德居然冰释前嫌,建立煤钢共同体,希望在经济上走出美国的控制。随后在军事方面,法德开始合作。

旧德国被拆散的军工系统重新活动,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回到岗位,以二战德国的技术,加上美国、法国的技术,制造新式坦克。

很快,保时捷设计师推出的一款40吨坦克被西德看中,它就是后来的豹1坦克。

这款坦克以薄弱的装甲,强大的机动力和火力闻名。这是因为当时是复合装甲诞生的前夜,军事界蔓延“装甲无用论”,工程师觉得钢甲无法阻挡大口径破甲弹,还不如把吨位让给火力和机动。

成品的豹1坦克在1963年出厂,接着进行了两年的测试。它全重40吨,全长9.5米,高2.6米,宽度3.4米,主炮是英国进口的L7A3型105毫米线膛炮。

因为强调机动,豹1坦克使用MTU公司的MB-838-CaM500柴油发动机,能跑到6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搭配改进的悬挂和减震系统,越野性能也很优秀。

该坦克在当时绝对算是第一梯队,可是法国人觉得它太重,还用昂贵的英国炮,所以早早退出了项目。

客观来看,豹1的问题确实也不少,比如装甲水平其实不如二战坦克——正面炮塔70毫米的钢甲,在对攻里能轻易被苏联T54、T55击穿。

但放眼战后欧洲,这款坦克算是中上之作,而且有德国军火的品牌效应。

和豹2比起来,豹1的名气小很多,但它的保有量可不少,共产出6000多辆,卖给国外5000辆,算得上第一代“欧洲战车”。

现在完全可以说,要不是豹1的成功和“卖座”,西德可能不会继续开发坦克,也就没有后来划时代的豹2了。

【二】

豹2:其实我的本名叫“野猪”

在60年代后期,德国豹1坦克开始列装,并慢慢加装装甲。同时,西德开始和美国合作开发新坦克,美国启动“MBT70 ”坦克的研究,西德高调入局。

彼时,苏联的复合装甲研究成功,T64坦克的陶瓷复合装甲,减少厚度的同时增加防弹能力,北约也在研究跟进。

同时苏联增加坦克火炮的口径,从115毫米增加到125毫米,火力非常强大,而北约未来的坦克也在追求大口径主炮。

西德和法国、美国合作研究坦克,除了追求技术共享、资金共享,其实也在追求政治上的支持。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德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美国的市场和投资,所以西德和美国开发坦克,代表自己在美国的船上,可惜这次开发历程并不顺利。

因为美国人设计的这款坦克,要有抗辐射能力,要有先进的液压气动悬挂,还要把车组全部放在炮塔里,提高安全性。最后,它要使用152毫米滑膛炮,要能发射导弹。

这么复杂的要求,把西德的专家着实看懵了。美国财大气粗,可以砸钱干这个项目,但西德知道自己玩不起这种坦克,就算造得起,也用不起。

当时美国的炮射反坦克导弹,一发价值3000美金,价格是炮弹的10倍以上。德国人感觉自己上当了,美国是要把自己当韭菜。

所以美国和西德后来散伙,分头开发了自己的MBT70,并分别测试、改进。

美版的MBT70,就是后来的艾布拉姆斯坦克。而西德版本的MBT70,名字叫“野猪坦克”。

叫野猪也不奇怪,因为德国命名坦克遵循“动物园”原则,什么虎、豹、狮、象、鼠、黄鼠狼都有出现,叫野猪也未尝不可。

这款坦克在1972年出厂,出厂后改名为“豹2”,它带炮全长9.6米,高2.5米,宽3.7米,其主炮口径120毫米,全重55吨。

该坦克基本走了MBT70的设计思路,有液压传动、有生化核三防系统、有空调、有热成像仪,还有刚普及的炮塔主动灭火器。

但它无法解决复合装甲,西德最后和英国合作,购买英国“乔巴姆”陶瓷复合装甲,防护能力大大增加。

1979年,豹2开始服役,早期型号正面是方形炮塔,整个外观非常像二战的德国坦克。

豹2最强大的地方,是一套集成瞄准镜、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的指挥仪火控系统,首次实现“边走边打”,而不是停车短暂射击。

豹2服役后,欧洲各国非常捧场,北欧、南欧国家争相购买,此后多年,西德对其不断进行改造,增加装备。

豹2从A1到A4型,外形基本没什么大变化,直到在1995年推出的豹2A5,增添了正面炮塔楔形装甲,成为大家最熟知的样子。

【三】

在战场“飞头”,豹2生不逢时?

豹2系列的主炮,是莱茵金属制造的120毫米滑膛炮,可以发射脱壳穿甲弹,俗称“钢针弹”,2000米的“理论穿深”是300毫米的倾斜均质钢甲,垂直穿深更是达到500毫米。

当时,苏联的T64、T72都扛不住豹2的主炮,豹2成为北约在陆地战争的中坚力量。

2001年,豹2A6诞生,其主炮从44倍径增加到55倍径,穿甲能力提升了20%。

搭配DM53“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钨针”在穿深实验里能射穿700毫米钢甲,任何主战坦克的装甲在它面前,都是豆腐一样的存在。

这时候的豹2,综合性能常年盘踞世界第一,无论动力、火控、护甲,都是世界一流。

虽然其全重超过60吨,但MTU公司的12缸柴油发动机,能让它在公路上跑到7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

至此,豹2坦克已成为德国的招牌,全球几十个国家来求购豹2,或者引进豹2的技术。

德国向欧亚的19个国家出售了豹2各种改型,总产量超过4000辆,三分之二出售海外。这些买家大部分是欧洲国家,这款坦克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代“欧洲战车”。

在欧洲各种陆军演习、竞赛里,各国都开着豹2参赛,这款坦克代表德国的工业实力,以及欧洲领头羊的地位。

虽然美国也给欧洲各国送坦克,但各国对“本地货”的认可度显然更高,因为买了德国的坦克,就能加深和德国的合作,从这个工业大国得到好处。

2017年,豹2的终极版本“A7”出现,这回豹2加装主动防御系统,炮塔增加遥控高炮。

彼时俄乌之间的矛盾已经爆发,乌东内战、克里米亚危机牵动欧洲的神经。乌克兰找北约要坦克,点名要豹2,德国却不接茬。

整个北约当时都不敢给乌克兰输送武器,因为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还是欧洲的命脉。

而且德国人心里也有顾虑——豹2虽好,如果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去打绞肉机战争,这款武器可能会跌下神坛。

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空地导弹、肩扛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地雷、搭配穿甲弹的坦克、武装直升机,都对豹2这种金贵武器有致命威胁。

2017年,德国人顾虑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土耳其陆军的老豹2A4进入叙利亚作战,被恐怖分子和游击队的“陶氏”导弹开了罐头。

俄罗斯媒体放出了豹2“飞头”的照片,一时世界哗然。德国媒体赶紧解释,说这是A4老版本,是冷战产品,不代表豹2最先进的战斗力。

解释归解释,但谁都知道,随着反坦克手段的增加,传统坦克为应对穿甲弹而增加的护甲,已经无法保证生存率。

转眼进入2020年,纳卡战争爆发后,无人机反坦克成为趋势,并在2022年俄乌战争里发扬光大。

2023年初,在东欧国家赠送的坦克,以及乌克兰本地保存坦克打光后,美国、德国和北欧国家才给乌克兰送去了艾布拉姆斯坦克和豹2A4、A5、A6。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茨尼科夫,曾坐在豹2坦克里说“去莫斯科的路在哪里”,成为全球的话题。

可是走上战场的豹2,很快被俄军击毁,甚至俘虏。当年夏天乌军反攻失败,就宣告着豹2坦克走下神坛。

当时在俄乌战场上,小队坦克掩护装甲车突破是常见战术。

面对俄军的K52武装直升机,或者反坦克地雷阵,以及各种无人机,无论艾布拉姆斯还是豹2,都疲于应付。

在部分正面遭遇战里,豹2坦克对装甲车、自行炮、坦克有不错的表现,但现代战争已经是体系作战,一款武器无法化腐朽为神奇。

在乌军这种配置较低的军队里,无法随时保持空域安全,坦克部队就会任人宰割。

2023年,德国开始更新豹2,豹2A8即将在未来出现。这款武器更新了复合装甲,配备“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生存率大大提升。

如今该款坦克已经出口到北欧,本有可能会去乌克兰战场。但眼下美俄开始谈判,乌克兰战争前途未明,也许豹2A8证明自己的机会要往后拖拖了。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与时俱进的“豹”2主战坦克》,吕康伟

2.《德国_豹_2系列主战坦克》,杨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