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新闻标题揭示了几个关键信息点:
1. "“大牌尾单” (Big Brand Last Orders):" 指的是品牌方清仓处理剩余库存的尾货。这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划算的购买渠道。
2. "竟是傍品牌的“李鬼” (Turns out to be "Lǐguǐ" of Fake Brands):" 这是核心问题。“大牌尾单”并非真正的品牌尾货,而是仿冒品牌(山寨货、假货)的冒充品。 “李鬼”是中国俗语,指假冒伪劣、冒牌货。
3. "女子贪小便宜上当 (Woman Suffers Loss Due to Greed for a Bargain):" 解释了受害者为什么会购买。她们被“大牌尾单”可能存在的低价吸引,没有仔细辨别就付出了金钱。
4. "警方介入 (Police Intervention):" 表明此事已经上升到需要警方处理的程度,可能涉及诈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总结这则新闻的核心内容:"
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想购买“大牌尾单”又图便宜的心理,销售假冒的品牌仿冒品。一名女性因此上当受骗,最终选择了报警处理。
这则标题警示消费者,即使是看似划算的“尾货”或“清仓”也可能暗藏陷阱,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勿贪图一时的小便宜
相关内容:
林女士说自己看中的品牌女士羽绒服,商场售价将近2000元。后来在网上一搜,发现一家网店销售的同款羽绒服价格便宜很多。在添加老板微信后,对方表示因为是尾货,价格才便宜。

林女士告诉记者,她说(羽绒服)和正品是一个生产线里出来的,因为是边角料做的所以打三折。店老板发来的微信工号显示羽绒服跟正品一模一样,并且承诺假一赔三,于是李女士通过对方提供微信链接下了单。然而收到货后他发现不对劲儿。

林女士说,和自己在实体店试穿的一点都不一样,料子皱皱巴巴的,充绒量也不一样。怀疑买到假货,林女士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提出三倍赔偿。可是客服既不承认产品有质量问题,也拒绝退一赔三的要求,并将李女士的微信拉黑。

李女士一气之下报了警,民警将李女士购买的羽绒服送到权威部门鉴定,证实是冒牌货。经查这家网店销售的都是国际一线品牌,店里的发货量很大,仅林女士购买的这款羽绒服就卖出500多件。通过快递发货地址,民警发现这家企业位于苏州常熟,随后赶到当地将负责丁某,龙某,戴某控制,并在仓库里查获了300多件成品。其中有波司登,斐乐,迪桑特,新百伦等等各种服装。经查丁某,龙某是一对夫妻,在常熟做服装生意多年,见冒牌产品利润高,两人开了家网店,并且聘请戴某撰写文案,利用网友喜欢捡漏的心理,将冒牌羽绒服包装成正品尾货,低价促销。为躲避电商平台监管,他们要求客户添加微信,私下交易。

当事民警沈长润表示,(衣服)是从大工厂里面出来的,还有就是尾货。因为网店(平台)也会进行巡查,在网店经营销售也会进行处罚。所以说他应该是通过这种方式规避打击。截至案发,三人卖出的各类假冒品牌羽绒服超过3000件,案值四十余万元。最近扬州高邮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丁某等三人不仅要面临牢狱之灾,还将被处以近百万罚金。
【点击这里·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