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非常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施华洛世奇(Swarovski)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高品质、璀璨的水晶。然而,在海外代购的情境下,确实存在买到并非施华洛世奇水晶,而是普通玻璃甚至劣质玻璃的风险。
原因如下:
1. "品牌名称的滥用(Counterfeiting)":一些不法商家会仿冒施华洛世奇的产品,使用其品牌名称或相似的标识来销售非施华洛世奇制造的产品。这些仿冒品通常是用普通玻璃或劣质材料制作的。
2. "以次充好(Misrepresentation)":有些代购可能明知是玻璃制品,但为了追求利润而谎称是施华洛世奇水晶。普通玻璃的价格远低于施华洛世奇水晶,这种价格差异本身就暗示了风险。
3. "材质差异(Material Differences)":
"施华洛世奇水晶":具有特定的成分(通常是高铅玻璃,但也有限制)、极高的折射率和色散(产生彩虹效果),并且有独特的切割工艺和反光镀层。
"普通玻璃":折射率和色散远低于施华洛世奇水晶,光泽和闪耀度较差。
"劣质玻璃/仿水晶":可能含有杂质,光泽暗淡,甚至可能含有害物质,安全性无法保证。
"如何辨别?
相关内容:
海外代购奥地利水晶?正品施华洛世奇?淘宝网上,低价买回的施华洛世奇只是玻璃,你相信吗?正品店里买名酒,说不定一件里面就有那么一两瓶是假的。
1月3日,眉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通报了2017年经侦部门在打击假冒侵权犯罪方面的典型案例,其中,眉山某男子为追求暴利,用玻璃、其他水晶等在网上冒充正品的施华洛世奇被查。

眉山男子喻某在网上销售假冒的“施华洛世奇”品牌首饰被查
海外代购奥地利水晶?施华洛世奇? 国内产的
“打开淘宝网站,一搜‘施华洛世奇’水晶饰品,就会弹出“某某奥地利水晶”、“海外代购某某店。”2016年7月4日,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区分局根据眉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移交线索,对相关销售假冒“施华洛世奇”品牌水晶饰品的犯罪线索立案侦查。
很快,眉山人喻某便被找到,1989年出生的他从2011年便开始在网上经营土特产等。期间,得知其他人销售“施华洛世奇”获利很高。
2013年9月至2016年,犯罪嫌疑人喻某在淘宝网站陆续注册开设了“海外代购某某店”、“某某奥地利水晶”、“四川特产某某”、“某某王妃”4家淘宝网店,并通过加入刷单群付费互相刷单的恶劣手段,提高自己所开网店的销量、好评和信誉度等。
随后,喻某在淘宝网上寻找、物色销售假冒“施华洛世奇”水晶首饰饰品的网店,确定将几家店铺作为货源商家,将这些店铺的假冒“施华洛世奇”水晶饰品信息加价后发布到自己网店。
有买家从自己的网店购买该品牌水晶饰品时,喻某立即从货源商家处下单购买同款假冒品牌水晶饰品,并留下买家信息,通过这种转手加价的方式在其经营的4家淘宝网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这些所谓的奥地利水晶,都是国内产的,施华洛世奇也是假冒的。”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介绍。
有些水晶竟是玻璃 销售一件可获利十倍
随即,公安机关对喻某的支付宝交易记录进行调查,发现其销售各类假冒“施华洛世奇”品牌的水晶首饰饰品约10万元,非法获利近5万元。
更令民警等大跌眼镜的是,所谓的正品“奥地利水晶、施华洛世奇”等,有些的原材料,有的是水晶,而有的只是玻璃,这样的材质注定了售假的暴利:一件假冒的施华洛世奇的成本在数十元,其售价可达数百元甚至数千元不等。“如,50元买回一转手,就可以买几百上千元。”
目前,喻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全年打击216人 有人在名酒店里售假酒
眉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李忠介绍,2017年,眉山市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7起,立案148起,涉案总金额约12.78亿元人民币;破案10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0名,其中抓获逃犯46人,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4亿元;移送起诉案件116起,打击处理216人。
同时,他也介绍,当前,不法分子不断变换犯罪手法,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有的采取“傍名牌”手法,有的利用回收的真名包装材料装入假货、低档货,有的名烟、名酒、名表店及知名商品专卖店将假货混杂在真品中销售;有的以网上代购、外贸尾单等名义推销假商品。“我们遇到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正品店卖出的名酒,一件里面,竟然有一两瓶是假的。”
警方提醒,一定要注意辨别,不贪便宜,购买商品时索票、索证等,留下消费凭据等,以便以后鉴定鉴别或向公安机关举报。
杨超林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蒋麟
(图据眉山警方)
编辑 敬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