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您观察到的现象非常准确。近年来,受全球疫情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服装展确实呈现出从线下扎堆向线上“云展会”时代转变的趋势。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疫情影响与防控需求:" 新冠疫情是最大的催化剂。物理聚集的线下展会受到限制或取消,迫使主办方和参展商寻求线上替代方案。“云展会”成为保持行业连接、促进贸易的关键方式。
2. "数字化技术的成熟:"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建模、高清直播、互动平台等技术逐渐成熟,使得线上展会能够提供越来越逼真的体验,包括虚拟展厅漫游、产品3D展示、在线洽谈、视频会议等。
3. "成本效益考量:" 对于参展商而言,线上参展可以显著降低差旅、住宿、场地租赁、搭建、人员等成本。对于观众(买手、设计师、买家)而言,省去了长途跋涉的时间和费用,可以更高效地筛选和对接。
4. "效率和可及性提升:" 线上展会打破时空限制,理论上可以同时服务全球观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不受地理位置限制。搜索、筛选、收藏产品也更加方便快捷。
5. "数据化与精准营销:" 线上平台更容易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帮助主办方和参展商了解观众兴趣,进行精准营销和效果评估。
6. "
相关内容: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玥)4月24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线上展已落幕,据官方数据披露,上线仅一天时间访问量就高达67998人。实际上,这也是继上海时装周、深圳时装周后又一服装行业盛会在云上开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服装展会和发布会纷纷转向线上,服装企业也加快了线上渠道的布局,云上看展、云上参展能否成为服装行业的新主流?
据悉,此次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依托微信小程序举办,汇聚近1350家展商和5万多个渠道商,海澜之家、丹奴、巴拉巴拉等众多知名服装品牌也参与其中。此外,此次展会还涉及商务对接、商业论坛、行业分享以及新品直播等多个版块。
值得一提的是,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在展会上还推出了首个自有品牌项目,是以经营男士衬衫、毛衫、配饰类商品为主的男士服装配饰集合店,在对接交流中,不少品牌商和制造商纷纷在线上进行提问及合作咨询。
除了商务合作、展会从线下搬至线上,不少服装的新品发布会也升级为云上发布,供消费者观赏选购。今年4月,上海时装周联合天猫平台举办了云上时装周,其中约100多家服装品牌实现“云秀场”,以直播形式展示1000多件服装新品。尽管是初次尝试,但从数据来看,成绩还算不错。官方数据显示,151场秀共有超400万人观看直播,观看总量超1100万。同时,云上时装周的直播销售转化最高可达26%,单品牌直播带货成交量超300万,品牌总营收超5亿元。


此外,继“云走秀”之后,上海时装周旗下的原创设计品牌交易订货平台——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将于4月底上线,首次开启“云订货”模式,帮助服装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与此同时,持续七天的深圳时装周也收获了1.2亿人次的浏览。该时装周将看秀和订货相互结合,共有70场品牌新品发布秀在抖音官方账号发布。
太平洋证券纺织服装行业首席分析师郭彬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影响下,把原本线下举办的服装展会、发布会搬至线上举办是一种进步。疫情期间,各大服装品牌、协会均把精力放在线上营销,电商平台直播、社群营销成为较为火热的营销方式。郭彬认为,相比线下,线上的销售数据更为可视化,能够更好地描绘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当一家服装品牌管理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引流线上将会和线下销售起到互补作用,更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郭彬告诉记者,随着线上渠道的再升级,未来服装行业的展会及发布会将会出现线上线下共同发布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