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汉派男装产业的重要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解读:
1. "核心概念:" “汉派男装”是中国特定区域(主要是湖北)发展起来的一种男装风格,通常融合了传统中式元素与现代时尚潮流,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和产业特色。
2. "关键信息:" “一小时产业圈”通常指以某个核心区域为中心,辐射周边,在较短交通时间(如一小时车程)内形成的产业聚集区。这表明汉派男装产业在地理上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
3. "市场地位:" “抢占全国近三成市场”是一个非常高的市场份额。这表明汉派男装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竞争力,而且已经形成了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4. "产业优势:" 这个成就反映了汉派男装产业可能具备以下优势:
"产业集群效应:" 集中生产、配套完善、信息共享、成本较低。
"品牌特色:" 拥有辨识度高的品牌和符合特定消费群体的风格。
"市场定位精准:" 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有效满足。
"供应链效率:" 生产、物流等环节高效运转。
"区域政策支持:" 可能得益于地方政府对特色产业的扶持。
"总结来说:" 这句话强调了以湖北为核心的汉派男装
相关内容:
长江日报4月24日讯23日,在离汉正街西行一个小时车程的湖北天门,武汉航圣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数百台熨烫机、缝纫机整齐排列、有序运转,240名来自天门、仙桃、汉川等地的工人忙着代工防晒服。
这里是天门·中国时尚服装特色小镇(以下简称小镇)。汉正街42家品牌男装将从这里发往全国,京、沪、杭等地的服装品牌在此集结。

武汉航圣服饰有限公司位于天门龙腾服装小镇的厂区。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不仅是天门,围绕汉正街市场,孝感、荆州、黄冈、汉川、仙桃、鄂州、潜江、洪湖等地都建有服装工业园,4000多家服装企业、100万产业工人为汉正街进行服装生产加工配套,形成了从研发、设计、打版、生产、展示、销售“六位一体”的汉派男装一小时服装产业圈,与粤派、杭派男装三分天下,占全国近三成的市场份额。
武汉—天门形成“总部+卫星工厂”的产业链
23日,长江日报记者跟随硚口区人大常委会汉正街道工委组织的代表“三进”活动,赴天门·中国时尚服装特色小镇考察调研。
沿着天仙公路驶过天门高铁南站,不到5分钟,一片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映入眼帘。几栋高耸的厂房上挂着“航圣”“億鑫”“洋奇”“鑫酷帆”“钰钤”等来自汉正街龙腾第一大道男装市场的品牌。

湖北億鑫服饰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天门的生产车间里代工女装。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销售窗口在汉正街龙腾第一大道上,生产后台在天门这个服装小镇上。”投资小镇的汉正街龙腾第一大道商会会长李天俊说,落户小镇的42家汉正街汉派服装品牌,都是以这种“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发展。来自全国的服装批发商、经销商在汉正街的门店里选定款式后,商户将订货单发给小镇的厂里,快速完成打版、生产、发货。
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李天俊,是一位荆州籍企业家,也是硚口区人大代表。
“投资建设小镇的初衷是为了助力汉正街转型发展。”李天俊介绍,过去前厂后店的模式既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也制约了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向品牌化道路发展。为此,他一直在寻找转型机会。
“这里是产品展示、交易的热门窗口。”2018年夏天,天门市代表团来硚口区考察招商,因看好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的客流量,代表团汉正街的老板们到天门建设生产基地。天门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让李天俊和几位商会成员动了心。
把厂搬出去,把店留在汉正街。当年9月,天门·中国时尚服装特色小镇一期在天门工业园破土动工。
据了解,像天门服装小镇这样和汉正街有效形成服装全产业链的服装工业园区在湖北省有10余个,遍布距离武汉一小时车程的周边城市。它们良性互动、功能互补,形成了“生产、仓储、物流在外,设计、展示、销售在内”的跨区域合作模式。
高薪酬、优福利带动大批产业工人回流
23日,在武汉航圣服饰有限公司位于龙腾服装小镇的生产基地,工人们忙碌而有序,但是熨烫机不冒气,缝纫机不出声,地上也没有线头,240名工人分别在各车间内流水化完成防晒服的30余道工序。
工人们大多是天门和仙桃人。中午和傍晚下工,工人们步行到马路对面的生活区,在员工餐厅里能吃到地道的天沔蒸菜。食堂上面是员工宿舍,房间里网线、空调、洗浴室一应俱全。
“工厂大多上半年闲,下半年忙。过去工人们上半年外出打工,下半年再回来做事,呈现潮汐式流动。”航圣工厂负责人艾涛介绍,为了让员工能安心工作,公司调整战略,上半年为其他品牌代工,下半年专注自主品牌服饰的生产。去年3月工厂复工后,工人们就没有闲过,平均月收入七八千元,技术熟练的车工月薪高达1.5万元。

武汉航圣服饰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天门的生产车间里代工防晒服。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艾涛是仙桃人,跟妻子在外打工多年,无法兼顾家中的老人、孩子。去年7月,夫妻俩选择到一桥之隔的天门工业园工作,平时生活基本可以不出厂区,周末开车20分钟就到家了。
长江日报记者在小镇接待中心门口看到几则招聘、招租信息,来自汉正街的6家男装企业常年招聘车工,园区商铺招租餐饮、网吧、KTV、理发店和快捷酒店。
“小镇现在有1500名员工,5年后,小镇里的企业预计增加到2000家,至少能提供9万个就业岗位。”李天俊说,后期小镇还要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业街,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就近就业。
天门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周启荣介绍,小镇目前已经吸引大批服装产业工人从广东沿海一带回流。今年,龙腾服装小镇一期1500亩有望达产,能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随着汉正街汉派男装一小时产业圈的逐步形成,4000多家服装企业、100万产业工人在为汉正街进行服装生产加工配套,带动着周边城市圈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会积极宣传推介天门的产业基础和惠企政策,扛起大武汉‘一主引领’的责任,为兄弟城市牵线搭桥,介绍更多的服装产业链及商业配套企业到天门投资兴业,支持龙腾服装小镇壮大实力,同时发挥1+8城市圈区域协同、产业联动的作用,为把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增强发展后劲。”硚口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杨蔚 通讯员詹鸥 胡俊芳 李刚 汪丹)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