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探讨一下品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1.0阶段”——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品牌的"“认知与基础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核心目标是让目标受众"知道"你的品牌,并对其产生初步的、积极的印象。这个阶段是后续所有发展的基石,因此“干货”满满,需要投入大量努力。
以下是品牌1.0阶段的关键要素和“干货”:
"阶段目标:"
1. "建立基础认知 (Build Basic Awareness):" 让目标受众知道你的品牌存在,以及它提供什么(产品/服务类型)。
2. "传递核心价值 (Communicate Core Value):" 清晰地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张,让潜在客户明白选择你的理由。
3. "塑造初步形象 (Shape Initial Perception):" 建立品牌的基本调性和在市场中的初步定位。
4. "获取早期关注 (Gather Early Attention):" 吸引潜在客户或用户的注意力,为后续互动和转化打下基础。
"品牌1.0阶段的核心“干货”:"
1. "精准定位 (Precise Positioning):"
"“干货”是什么:" 这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基于市场调研、目标受众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后,得出的一个清晰、差异化且有吸引力的市场定位。你需要明确:你的品牌为"谁"(目标受众)解决"什么问题"(需求/痛点
相关内容:

感谢对品牌方面有兴趣的朋友,这是比较冷门的知识类别,却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绕不开的内容。
品牌的含义其实是比较广泛的,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谈及品牌的3个阶段之前,我需要和大家重申下关于“什么是品牌”。


广义的品牌:指的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
狭义的品牌:是一种拥有对内对外两面性的“标准”或“规则”,是通过对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四方面进行标准化、规则化,使之具备特有性、价值性、长期性、认知性的一种识别系统总称,这套系统也称之为CIS视觉识别系统。

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
我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心智的联想,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来源于企业在品牌传播方面的综合接触体验感的行为方式。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阶段看的出,品牌的三个阶段其实和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我之前谈及到的企业市场部也分为了三个阶段,也就是小微企业、中小型企业、成熟型企业。
企业在这三个阶段的品牌营销上分别做的是:事情、市场、形势。
这也刚好对应上品牌在不同阶段对企业的影响性。

那是否意味着企业并未发展成第三阶段企业,就可以先不满足品牌高阶段。
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你拥有前瞻的战略眼光,如果你的资源能较好的满足下一个阶段的品牌方式,企业越早完成品牌的升级工作。意味着,企业也可以提前进入成熟型企业,就能带来跨越性的变化。


大部分企业都处在1.0的品牌发展阶段,谁先“做品牌”,提前进入下个阶段,谁就有了发展先导权。
企业在品牌的1.0阶段里,大部分的企业行为和工作都主要围绕在销售业绩上。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辨别。

可能会被一些不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哄骗,做一些白费资源的无效品牌工作行为。
在员工的认知里,基本对品牌毫无概念,并且还体现在对品牌漠不关心。除了与品牌对应的部门,如市场部,其他部门从内心上无视了品牌概念。

企业在高层的影响下,有了一定的品牌规划,但是碍于其薄弱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品牌知识,品牌组织的建立需要长久的时间。
并且由于品牌在1.0阶段发挥的作用较低,会看不到效果,品牌工作经常会受阻或者面临冷落的局面。
品牌组织及品牌工作基本处于支持的角色。

由于认知和战略上的误解,品牌行为基本不太受到企业的重视,并且其耗费的资源较多,常常受到企业内部人员的质疑。
因此大部分企业的品牌管理较为粗放,对外部的专业深入的品牌协助较为抵抗,无法做到从内导入的行为。
企业的品牌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宣传、广告、营销活动,但是品牌行为的效果没有科学的衡量追踪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基本处于追随大流的局面。


尽管国内大部分企业对品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重视,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大部分都会认为,品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企业实际品牌的发展,却基本落后整体国际水平,其中TO B的制造型企业在品牌方面的建设更是非常落后。
FutureBrand咨询在《中国品牌的现状与研究白皮书》中提到,如果按照品牌建设的成熟度登记划分,大部分企业处于1.0-2.0阶段,即品牌支持业务或品牌与业务齐头并进的状态。全球很多优秀国际品牌早已经处于3.0阶段。

在我个人接触的企业中也会发现,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都处于1.0(或连1.0都没有)的品牌建设阶段,一些行业头部企业也仅处于2.0阶段。
这主要是尽管企业的负责人或者高层非常重视品牌,但是他们对品牌的理解有限,也很难在企业经营中将品牌作为最高经营原则,大部分的情况还是利润和转化为先。
并且企业员工大部分缺乏执行的经验,对品牌的重视程度比高层人还要低,这就造成了整个企业都出现了一种品牌现象:呐喊 ,口号,空洞,完全落实不下来或者执行效果与预期出入很大。


目前国内市场,品牌建设完成度较高的,基本都是围绕在消费市场,其中消费品、汽车、珠宝、科技企业方面。
这主要源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单靠产品的差异化难以完成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品牌成为了这些企业至关重要的命脉。
而TO B的行业,因为冷门或者小众,对品牌的偏见和不重视也是非常的大,但是随着市场正常的发展,其品牌的战争也会越演越烈。

企业若有心缔造伟大的品牌,需要先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将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首要方针,在企业的所有行为中,都应离不开品牌的指导,才能打造出内外一致,上下一致的强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