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老百货巨头甘家口大厦开启转型模式,盛大清仓甩卖热潮来袭!

这则消息表明甘家口大厦也加入了老百货转型的行列,并选择了清仓甩卖这种方式来处理库存、吸引顾客并寻求新的发展。
这反映了当前许多传统百货零售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转型压力,例如:
1. "电商冲击":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价格优势对实体百货构成巨大竞争。 2. "消费习惯改变":年轻一代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式消费、个性化产品和即时满足。 3. "租金和运营成本上升":传统百货的租金、人力等成本不断攀升。
清仓甩卖通常是企业应对库存压力、盘活资金、快速吸引眼球的一种短期策略。但长远来看,像甘家口大厦这样的老牌百货,其转型往往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可能包括:
"调整商品结构":引入更多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品牌和品类。 "提升服务体验":增加餐饮、文化、娱乐等业态,打造综合体验空间。 "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OMO)。 "优化运营模式":探索会员制、订阅制等新模式。
我们拭目以待甘家口大厦将如何通过这次清仓甩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可持续的转型。

相关内容:

继长安商场、蓝岛大厦、赛特等老牌百货宣布改造升级后,京城又一家老百货迎来转型。近日,有近20年经营历史的甘家口大厦启动升级计划,将向“社区生活中心”发力。目前,甘家口大厦正在进行全场清仓甩卖,清仓活动将持续到10月8日。

“一百块,一百块,包包特价,清仓甩卖!”“一折,手链全场一折。”周日的甘家园百货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赶集一样。听闻大降价,顾客们纷纷前来抢购特惠商品。

记者观察发现,甘家口大厦一楼主要售卖日用百货,二、三楼主打轻奢女装,四楼为男装和运动品牌专卖场。一名售货员说,打折活动上线后客流量明显增大,很多热卖的款式已断码。

资料显示,甘家口大厦的前身甘家口副食商场,于上世纪50年代开业,最早只有3间平房。在凭票购物的年代里,这里一直是甘家口居民获取粮油肉蛋等食品的“补给站”,钱学森先生当年就曾在这里购买生活日用品。后来,这里改建成两层的甘家口商场,这便是甘家口百货的雏形。1999年,甘家口百货再度改建成高大的甘家口大厦,除了前面六层的商厦,身后还有十多层的写字楼。2004年,甘家口百货被翠微股份收购。

与现代化购物中心相比,甘家口大厦显得比较接地气,这里依旧是传统百货的布局,各商户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很多商户之间是依靠通道或者立柱分开。在分类上,个别楼层也有些杂乱,比如五层除了母婴用品,还有数码通讯产品和厨房用品。商场中的高端知名品牌并不多,到店的消费者大多是中老年人。

不过,不少周边居民对于甘家口大厦有着深厚感情。“这个商场陪了我们几十年,像老朋友一样,它要装修了我们还真有点舍不得。”家住甘家园百货附近的孙阿姨说,茶余饭后到商场溜达一圈早已成了她和丈夫的日常。她认为,商场里应当减少娱乐设施,她更支持纯百货商场和餐饮店相结合的结构。与此相反,年轻白领王女士觉得,目前商场的品牌结构更适合父母辈,要增加娱乐设施和年轻品牌才能留住年轻客源。因此,如何平衡顾客的需求,谋求更好的转型,成为甘家口大厦即将面临的挑战。

在商场工作人员张女士看来,商场升级改造后会更贴近民众,调整优化各层次商店分布,照顾不同消费阶层的需求。另外,娱乐休息区域和餐饮区域的短缺目前仍是商场的硬伤,“改造后应该得到改善”。

记者了解到,10月份出清完毕后,甘家口大厦将朝着打造社区生活中心,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方向发展。其实,甘家口大厦在2000年开业初期,其定位就是社区型商业服务中心。2010年,结合海淀区对甘家口商圈改造的契机,甘家口大厦对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扩大了超市、化妆品和黄金珠宝的经营面积,六层美食城则成为了不少周边居民的食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