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有毒?实测14款,这几种款式的别让孩子穿了!” 这个标题听起来非常引人关注,并且带有一定的警示意味。这类信息通常来源于一些消费者权益组织、媒体调查或者自媒体发布的检测报告或评测。
"关于“童装有毒”:"
1. "确实存在风险:" 童装由于直接接触皮肤,且儿童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弱,如果服装中含有超标的有害物质(如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重金属、偶氮染料分解出的芳香胺等),确实存在健康风险,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甚至长期接触可能影响内分泌或发育。
2. "监管和标准:" 中国和许多国家都有针对儿童服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如中国的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对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有严格限制。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童装,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3. "“有毒”并非绝对:" 并非所有不合格的童装都“剧毒”,很多只是某项指标略微超标,风险相对较低。但“合格”与“不合格”的界限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儿童。
"关于“实测14款”:"
1. "信息来源:" 这里的“实测14款”很可能是某个特定报告或评测
相关内容:
电商平台出售的低价童装,被爆料甲醛可能超标?

近几年电商平台成为购物主流后,涌出了一大批样式好看、价格也便宜的童装。
随便搜几件,销量都高达百万加,评论都有十几万。

这样的衣服,却被童装从业者透露「有问题」。
和孩子有关的东西,我们不敢马虎。
我们立马买了 14 款线上线下热销童装,价格从 5.9 元到 149 元不等,一股脑儿送进了实验室,想看看便宜童装到底有没有问题。

本以为最多是些成分虚标、线头多之类的小事,没想到,结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令人揪心。
01
14 款童装
2 款甲醛含量超标!
先说结果:实验室检测了 14 款童装的 pH 值和甲醛,pH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确实有 2 款甲醛超标。

6 号涂层印花+网纱装饰这件,涂层处甲醛为 48mg/kg ,网纱处甚至高达 85mg/kg;
7 号植绒花朵装饰处的甲醛含量为 33mg/kg ;
最高处超出国标 A 类 3.25 倍!
甲醛的危害应该不用我们再多说了...

甲醛是一类致癌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即使是低剂量甲醛,长期接触也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等问题
而童装中的甲醛,一般都是因为助剂。

这种网纱就可能用到助剂
●像大面积涂层、植绒这类工艺都会用到胶水;而网纱材质,为了让它变硬,在定型工艺中还会用到定型液,这些都属于助剂,商家要是用到廉价助剂,就可能会有甲醛问题。
●加上部分厂家为节省成本,会减少甚至省略水洗环节,导致甲醛直接残留于衣物。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甲醛虽然可怕,却可以溶于水。
拿到衣服以后先放洗衣机清洗,基本能去掉大部分甲醛。
然而...童装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
02
邻苯超标 608 倍
还检出重金属镉!
如果说甲醛问题尚可通过清洗缓解,接下来这个问题,则让我们彻底坐不住了。
在一款售价 9.9 元、带有「立体奥特曼风车」装饰的童装上,我们检出了巨量邻苯。

最高达到了 608893mg/kg ,超出国标 A 类要求 608 倍!

邻苯在之前的捏捏包装袋、跳绳项目检测中都有检出,而这件童装的检出量,比两者更甚!
我们之前也科普过很多次邻苯的危害,这是一种会增加塑料韧性的增塑剂,水洗不掉,具有生殖毒性,可能会让女孩性早熟,男孩女性化。

衣服不像是跳绳、捏捏这种东西,拿在手上玩一会儿就会放下,是会穿在身上一整天的。
孩子把邻苯超标的衣服穿在身上,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而且这件童装的销量竟高达 5 万件!

更令人气愤的是,我们还在同样的部位,测出了重金属镉,并超标国家安全线 2 倍多!

国标 GB 31701-2015 A 类要求镉 ≤100mg/kg
镉是早被列为一类致癌物的重金属,很容易在人体内富集,具有发育毒性和致畸性。
令人费解的是,这件衣服上的风车明明是个塑料件,又不是合金,是从哪个垃圾堆里面回收翻新的东西,才能检出镉?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决定去行业里走一走。
03
童装从业者
竟一问三不知
童装市场的问题,其实早在技术老师暗访的时候就出现了端倪。

技术老师到童装城调研
技术老师们特意跑到了相关的童装城进行一些探访。在和童装城的人聊天时,发现童装从业者并不懂纺织行业。
不懂面料,连最基础的 A 类 B 类都不知道是什么(A类是适用于婴幼儿的衣服,安全要求最高),甚至他们会认为 B 类比 A 类更好,从业者普遍是看到好看的款式就拿出来卖了。
不懂吊牌,他们只知道是必须有的东西,但吊牌内的信息却都是随便打的。

不懂检测,他们拿不出检测报告,默认了这是大品牌才会有的东西,小厂都不会有。
也就是说,从工厂到批发商到门店再到消费者手中,每一层都在考虑成本和销售额,但对其中的专业信息却有极大的缺失。
我们很难说谁是彻头彻尾的坏人。
无知,无畏,变成了这些相关从业者们最大的问题。
一套衣服背后,是整个生产链在成本与安全之间的取舍。
而最终承担风险的,是每一个穿上它们的孩子。
在这里给所有的家长们道个歉,我们没有办法马上让市场变好,只能先检测出问题,去举报问题产品。
在这之前,我们只能给家长们提供一些买童装时的注意事项,尽可能避免买到有毒产品。
1、看标签:认准安全技术类别是「GB 31701 A类」或「GB 18401 A类」(虽然很多标签是乱打的,但乱打的人有些并不知道国标号,有的甚至不打安全技术类别,看标签还是能筛除一部分劣质产品的)
贴身衣物首选纯棉材质,透气柔软。

2、避装饰:尽量避免买服装上有大面积涂层和塑料装饰件的衣服,防止邻苯、重金属超标的可能。
如果孩子非常喜欢某个 IP 的衣服,优先挑选大品牌(我们这次评测的5款品牌童装结果都还不错)。
3、查绳带:带有蝴蝶结、绳带的小衣服固然可爱,但也要警惕绳带可能会缠绕住孩子,导致孩子窒息或受伤。
4、先清洗:无论多贵的衣服,穿前一定要洗!毕竟可能有甲醛残留!
写在最后:
老爸评测是从检测孩子用的包书皮问题,才被大家熟知起来的。对我们来说,孩子问题就是底线。
去年 9 月,我们检测了一批孩子们上学每天要穿的校服,结果比 8 年前的检测好得多,全都合格。
本以为整个纺织市场已经改善,但没想到这次检测童装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真是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