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中东零售版图变天:本土品牌HyperMax闪电替换跨国巨头家乐福”描绘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市场动态。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情况:
"核心事件:"
中东地区的零售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本土零售巨头HyperMax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开始取代法国跨国零售巨头家乐福(Carrefour)在中东市场的存在。
"关键点解读:"
1. "HyperMax的崛起:"
"本土背景:" HyperMax通常指代的是像Lulu Group(阿联酋)、Aldawat(沙特)或Orascom(埃及,曾是Carrefour的母公司之一)这样在中东拥有深厚根基和强大实力的本土零售企业。
"优势:" 本土品牌通常更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文化、偏好和购物习惯,能够提供更贴近本土市场的商品组合和服务。它们在供应链、物流以及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上可能也更具优势。近年来,这些本土品牌在数字化转型和扩张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闪电替换”的含义:" 这暗示了HyperMax的行动非常迅速、果断,可能涉及大规模的收购、租赁或与当地政府达成的战略性协议,使得家乐福的退出速度超出了预期。
2. "家乐福的退出:"
"跨国巨头的挑战:" 家
相关内容:
财联社9月18日讯(编辑 刘靖怡)9月16日,家乐福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关闭其在阿拉伯国家科威特的所有门店,标志着该法国零售业巨头在海湾地区市场的进一步撤退。

这距其撤离巴林市场仅隔两天——此前该公司已于2024年11月退出约旦市场,于今年1月退出阿曼市场。
此次全面闭店结束了家乐福在科威特长达二十年的经营历史,拥有家乐福在中东地区独家经营权的阿联酋零售品牌和购物中心运营商Majid Al Futtaim(MAF)未对系列撤离行为作出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关闭时机恰逢其全新自有零售品牌HyperMax推出,该品牌被定位是家乐福的替代者。
家乐福退场,HyperMax进场
家乐福是中东最知名的超市品牌之一,但其在过去短短 10 个多月内接连从4个国家市场撤离。
9月14日,家乐福巴林门店全部关闭。HyperMax次日便有六家门店开业,旗下员工超1600人,并同步配备电商平台支持。
类似情况在早些时候也在约旦和阿曼市场发生,家乐福撤离后HyperMax便迅速接手。
此次退出反映了MAF的战略调整——逐步摒弃原有的全球特许经营模式而转向本土化自有品牌运营,注重提升灵活性、降低成本并加强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例如HyperMax已与巴林的250多家当地农场、生产商及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中东地区零售业市场格局将重塑
家乐福于1995年通过与MAF集团签定的特许经营协议进入海湾市场,曾在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十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超过390家门店。但近几个月来,MAF开始在部分海湾国家缩减家乐福品牌的规模,以自有零售连锁品牌HyperMax取而代之。
尽管家乐福门店将继续在阿联酋、沙特、埃及等重要市场运营,但该品牌的连续撤离引发了业界对海湾地区零售业市场格局未来发展的猜测。
MAF未表示其他市场的家乐福门店是否会关闭,但称目前还没有立即对HyperMax进行进一步扩张的计划。
该集团巴林分部的运营主管Mohamad El Khatib表示,出于加强食品安全、提升产品价格可及性的承诺,以及MAF注意到海湾地区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本土生产产品需求,新零售品牌HyperMax推出后将致力于扩大本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
MAF强调,HyperMax的目标是为在约旦、阿曼、巴林和科威特的消费者提供“新鲜、实惠的本地产品”。
可以确定的是:海湾地区最知名的超市品牌之一家乐福正在从更多市场消失,而其之前的运营者正全力押注新品牌。
对消费者而言,门店关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长期以平价食品杂货和家居用品著称的零售巨头家乐福,在中东地区正被一个今年才崭露头角的品牌取代。然而,HyperMax能否快速建立同等的客户忠诚度尚待观察。
(财联社 刘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