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4个月,大模型在电影制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进步":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生成模型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和图像。
2. "应用扩展":大模型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布局、动画制作等。通过这些应用,大模型能够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帮助电影制作团队更好地完成工作。
3. "数据积累":随着大模型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数据和案例被积累起来。这些数据和案例不仅有助于大模型不断优化和改进,还为电影制作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4. "跨领域合作":大模型开始与电影制作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跨领域合作,共同探索电影制作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模型的发展,还为电影制作行业带来了新的创新和突破。
5. "用户接受度提高":随着大模型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团队开始接受并使用大模型。这种用户接受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模型的发展,还为电影制作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过去14个月大模型在电影制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技术进步、应用扩展、数据积累、跨领域合作和用户接受度提高等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关内容:
“有两样东西我越去思考,越觉敬畏。它们便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文 / 巴九灵
2024年2月16日虚拟和现实的界线开始彻底模糊套用《三体》的话“现实,已经不存在了”颠覆这一切的便是OpenAI昨日发布的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那一晚影视和游戏人“彻夜未眠”
Sora很厉害它可生成60秒一镜到底的视频还有“单视频多角度镜头”“世界模型”等非常非常非常夸张的功能
这意味着AI已懂得光影、重力、碰撞等概念能理解和模拟世界的物理规律甚至几句描述便能复刻经典游戏《我的世界》中的场景再换句话说AI终于能拍电影了更夸张点好莱坞可能都要被“一锅端”了
继图文领域被AI占领Sora的问世宣告“视频内容”这个人类最后且最坚固的堡垒被攻破人类在内容生成方面已逐渐进入被AI统治的时代
而这一切的起点发生在2022年11月
*本文结合“预见2024吴晓波工厂年终秀”中场演讲《大模型的12个月》的内容梳理回顾了ChatGPT正式上线以来全球大模型的“进化”及重大舆论事件本文配图皆由Midjourney生成

2022年11月30日一家名叫OpenAI企业默默上线了一款实验性产品——ChatGPT3.5

在创始人奥特曼的“超能力”下仅仅两个月后ChatGPT全球月活用户飙升至1亿打破曾由TikTok创下的最快纪录
同月OpenAI还推出了Plus版本开启了商业化运营
ChatGPT有多牛在美国执业医生和律师资格考试中ChatGPT均获得合格成绩人类最难的两大考试被轻松攻克因此在急速增长的一月89%的美国大学生拿它来写作业
难怪比尔·盖茨激动地说ChatGPT诞生的重要意义不亚于PC或互联网的诞生而黄仁勋更是把ChatGPT比作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

2023年2月OpenAI推出GPT的API编程接口只要接上API就能够做自己的AI应用甚至可以搭建一个大模型编程接口开放后“套壳AI”如雨后春笋中国“大模型之战”正蓄势爆发复旦大学发布中国首个类ChatGPT模型百度、阿里云、网易等企业相继宣布研发类ChatGPT产品……

ChatGPT上线的第4个月百度在3月16日发布中国首个生成式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整个2023年文心一言的调用量是中国所有大模型调用量的总和在快速迭代的科技领域早走一步就是抢占先机
就在文心一言发布的前一天OpenAI发布了千亿级参数的多模态版本GPT4.0参数和性能都有了史诗级的提高随后全面植入Office全家桶
更令人震惊的是AI绘图工具Midjourney更新了第五版它生成的1990年代背景的情侣照彻底引爆中文互联网

我们终于见识到了一种新技术挑战或者说超出人类的能力同时引发了科学家和企业界的恐慌
OpenAI的天使投资人马斯克联合1100多名专家发表公开信要求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6个月意大利政府下令封锁ChatGPT三星电子的员工因ChatGPT造成公司机密的泄露350名全球人工智能专家联名警告“AI或给人类带来灭绝性的风险”

ChatGPT是一种工具解构主义哲学家斯蒂格勒提出了“技术伦理”他说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被工具不断迭代的过程革命性工具除了引发生产力的大爆炸也会诞生新的文化和新的意识形态如今的ChatGPT就像工业革命期劳动对人“异化”的讨论以及原子弹发明后的恐惧与争议

一切革命性的事物总是在争议中加快行进以致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2023年5月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提前10天预测了台风“玛娃”的路径阿里云发布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谷歌发布大语言模型PaLM2……

2023年6月ChatGPT的应用程序上线微软的必应和苹果iPad日本地方政府率先尝试ChatGPT办公中科院发布紫东太初2.0
接着来到了7月META发布700亿参数规模的开源大模型基座Llama2ChatGPT的Android版在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推出京东推出了“言犀大模型”
语言大模型如火如荼AI应用产品也紧跟其后这个月出现两个话题性产品一个是斯坦福大学的“作弊眼镜”一个是芬兰公司的“船员机器人”

然而这一期间有两位美国作家起诉OpenAI为全球第一起ChatGPT版权侵权案更令人类担忧的是AI抢人类饭碗的焦虑也与日俱增对此凯文·凯利在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解答道面对AI人类更需要提问能力和想象力


到了8月份OpenAI推出了ChatGPT企业版越来越多的组织卷入到大变革中此时超过80%的世界500强公司已经采用ChatGPT产品
中国大模型亦在加速百度“文心一言”向公众开放服务腾讯“混元大模型”进入应用内测智谱华章上线AI助手“智谱清言”……
而随着2023年9月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正式向公众开放中国的大模型超过了100个

看到集体“卷”大模型李彦宏提醒道中国需要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但是不需要100个大模型而如今Sora的出现一语成谶
到了10月OpenAI已经发展到能提供识图、上网、画图、数据分析等一条龙服务META推出生成式AI广告服务AI文案、AI制图、自动投放
自从2022年的11月开始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以后一个叫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魔鬼”一直在快速迭代
跑得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迭代速度而此时中国的大模型已有238个“套壳者”和“慢跑者”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至少对于OpenAI而言11月是极其不平凡的月份它不仅举办首届开发者日还推出了GPT商店并正式公布自定义GPT—GPTs全球开发者突破200万
然而仅仅11天后山姆·奥特曼突遭董事会罢免48小时后又重新掌权这起戏剧性事件意味着技术伦理前提下的创新路径仍存在重大讨论与争议它仍将拷问我们的组织、世界观和意识形态

也正是在11月AI助理的概念变得火热OpenAI的大金主比尔·盖茨预言在5年内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AI私人助理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当然OpenAI并非无敌12月6日谷歌发布了Gemini双子座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测试中首次超越人类专家山姆·奥特曼非常清楚谷歌必将是其最大对手一个酝酿已久新的计划即将呼之欲出

步入2024年AI时代如“摩尔定律”般加速1月份的王炸还是要看OpenAI它正式上线了GPT商店是“AI领域的苹果商店”目前商店的GPT数已超过300万

在随后的2月份山姆·奥特曼公布“秘密计划”为追求算力他计划筹集5—7万亿美元打造属于OpenAI的芯片制造厂这不仅是破解算力芯片“卡脖子”狠狠背刺了黄仁勋的英伟达同样是继续领先对手的法门
然而在这两个月里竞争对手谷歌也没闲着发布了多模态大模型Gemini Ultra 1.0在一个月内迅速升级到1.5版本并统一旗下所有AI品牌名全面对标GPT-4目前在文本处理长度和能力上它都超过了GPT-4 TurboAI大模型的处理能力被“史诗级”地拓宽不过仅仅两天后随着Sora这枚深水炸弹的引爆OpenAI好像还是笑到了最后

ChatGPT和其他大模型的进化如同猿人进化到智人而这一切竟然只发生在短短的14个月里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曾预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进入广泛应用领域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10年内成为现实比人类聪明10倍超级人工智能(ASI)将在20年内实现比人类聪明1万倍
而Sora的出现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AGI的实现将从10年缩短到1年
惊叹于AI的指数级进化的同时我们仍要问自己一个问题生成式或通用式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它背后的技术伦理是什么人类有没有可能毁于这个我们自己生出来的孩子
正如康德所说有两样东西我越去思考越觉敬畏它们便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面对人工智能的变革我们要对技术和星空保持极大敬畏同时要坚信人类的道德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