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没错,安踏(Anta)的实力确实非常强劲,其发展速度和业务版图常常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中国的运动品牌,更是在全球体育用品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您提到的“很多奢侈运动服装品牌居然都是它的”,这其实指出了安踏近年来非常成功的"品牌收购和整合战略"。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收购,安踏集团(包括安踏主品牌)旗下拥有并运营着多个享誉全球的运动品牌,其中不少在国际市场上就被认为是高端或奢侈运动品牌:
1. "FILA 中国":FILA 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度本地化运营,并收购了 FILA 在中国的所有渠道和品牌管理权,使其焕发新生,成为安踏集团的核心增长引擎之一,FILA 本身在全球范围内就定位高端。
2. "Descente 中国":收购了迪桑特在中国的业务,迪桑特以其高品质、设计感和专业运动性能在全球享有盛誉,尤其在日本市场地位稳固。
3. "Kolon Sport 中国":收购了高路华在中国的业务,Kolon Sport 同样是韩国知名的高端运动品牌,以滑雪、跑步等领域的专业装备闻名。
4. "Amer Sports":这是安踏集团在2021年完成的一项重大收购,获得了芬兰体育用品集团 Amer Sports 的全部股权。Amer Sports 旗下拥有众多国际知名高端运动品牌,包括:
相关内容:
“买双鞋而已,怎么感觉像在炒股?

”昨晚刷朋友圈,有人晒出新买的始祖鸟冲锋衣,配文“排队三周,加价一千,终于上车”。

评论区一水儿“恭喜上岸”。
我盯着那张小票,脑子里蹦出安踏刚发的年报:一年进账623亿,增速61%,把耐克中国甩出两条街。
可转头一看,斐乐居然破天荒跌了3%,像极了自家孩子高考失利。
这牌子到底在玩啥?
简单说,它把商场变成了菜市场:一边高端鸟店预约排到下周,一边主品牌门店在县城疯狂扩店,目标一万二。
北京SKP新开的“安踏冠军店”,1500块的航天跑鞋,店员说“材料上过太空”,我掂量两下,轻得像泡面袋,心里嘀咕:这玩意儿真值半个月房租?
更魔幻的是亚玛芬那头。
安踏砸56亿欧元把整个集团端了锅,始祖鸟单店年销一亿,加拿大鹅看了直眼红,连夜把广告牌怼到鸟店门口。
可四季度增速腰斩到25%,老客群里有人吐槽:“鸟变街鸟,满地铁都是,还怎么装小众?
”话虽毒,却挡不住新客继续预约,毕竟“穿鸟”已成新中产身份证,跟当年人手一只LVneverfull一个套路。
下沉市场更热闹。
老家表弟发朋友圈,县城新开的安踏门店180平,灯光闪得像蹦迪,买一送一,大爷大妈抢篮球鞋当散步鞋。
店员悄悄说:“总部补贴装修,房租减半,只要量,不要利。
”我算了下,3000家店这么砸,合着每天开8家,比奶茶店还疯。
最意外的是研发。18亿砸进实验室,氮科技2.0跑鞋回弹八成,我试跳两下,膝盖真不酸。
可一看价格,1299,心里还是咯噔:国产也要割韭菜?
导购补刀:“隔壁李宁飞电3卖1699,咱们算良心。
”行吧,对标打法,连涨价都抄作业。
有人担心斐乐“老矣”,滑雪赛道被迪桑特、波司登围攻。
我跑去崇礼看雪,满缆车都是DESCENTE小绿标,一问价格,羽绒服八千,比雪票还贵。
再瞄一眼斐乐新开的300平大店,加了高尔夫推杆区,大爷挥杆热身,阿姨拍照打卡,销量能不能回春不知道,但房租先烧到肉疼。
写到这儿,突然明白:安踏压根没打算让谁“忠诚”,它只想让每个人生阶段都躲不开。
学生穿安踏,社畜买斐乐,中产追始祖鸟,退休大爷再回安踏买太极鞋。
一环扣一环,像升级打怪,钱包换血,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