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上海高校间合作教育的新动态。
“7所上海高校加盟服饰文化育人联盟” 意味着:
1. "合作主体:" 7所位于上海市的大学。
2. "合作内容:" 共同发起或加入一个名为“服饰文化育人联盟”的倡议或组织。
3. "核心目标:" 利用服饰文化作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这可能包括:
"课程开发:" 开设与服饰文化相关的通识课、专业课或交叉学科课程。
"社团活动:" 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服饰文化相关的调研、设计、展示、交流活动。
"实践平台:" 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接触服饰行业的实际运作。
"文化传承:" 结合上海及中国的服饰文化传统,进行教育和推广。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创新思维和行业认知。
"联盟的意义可能在于:"
"资源共享:" 整合各高校在服饰设计、历史、管理、传播等领域的专业资源。
"优势互补:" 不同学校可以发挥各自特色,共同构建更全面的服饰文化教育体系。
"拓展视野:"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跨校交流和学习平台。
"服务社会:" 提升上海在服饰文化领域的教育
相关内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周琬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第十六届“智汇时尚+创新未来∞”创意市集在东华大学踏春“开市”。集市上,7所上海高校加盟了服饰文化育人联盟,15个青年校友创业孵化品牌亮相,40余个创意特色摊位和24组学生系列AI作品成果引人注意。

摊位前展示的东华大学学生设计作品。东华大学供图
据悉,这种创意市集东华大学已举办了16年。今年市集首次全面引入AI技术,从摊位布局到视觉标识,从互动设计到作品展示,AI算法与设计师的巧妙结合,让创意市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科技感与艺术感。
“我们在打破传统设计的局限,创造新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无限潜力。”来自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2届的研究生秦紫瑄,毕业后致力于AIGC赋能设计创作,此次她带着线上突破十万单成交量的“ONENESS合一设计品牌”来到了本届创意市集现场。
据悉,本届创意市集为创意共同体建设搭建了校级联动平台。由东华大学牵头的服饰文化育人联盟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饰文化的守正创新,目前已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联盟高校创意团队入驻,形成“联·创”板块,各成员高校汇智聚力,共同促成沪上青年跨校创意的生动对话。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