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济南及周边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
1. "兔子王 (Tùzi Wáng - Rabbit King)"
"类型:" 民间文学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民俗活动
"地区:" 主要流传于济南市章丘区。
"简介:" “兔子王”是章丘地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和相关的民俗活动。相传,兔子王是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兔子英雄,它帮助了人们,并与恶势力作斗争。这个传说在当地影响深远,常常与祭祀、祈福等民俗活动结合。相关的民俗活动可能包括模仿兔子形态的舞蹈、表演,以及特定的节日庆典,是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对英雄的崇拜。
2. "济南油旋 (Jǐnán Yóuxuán)"
"类型:" 传统技艺 (美食制作技艺)、美食
"地区:" 济南。
"简介:" 济南油旋是济南著名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外皮油亮金黄、内瓤洁白暄软、葱香浓郁、口感酥脆而闻名。制作油旋的关键在于和面、揉面、搓条、盘成螺旋形,并刷上香油和葱花,最后烤制而成。它不仅是济南人的日常美食
相关内容:
济南历史悠久,具有 2600 多年的建城史,蛋壳黑陶、灵岩寺、齐长城、词人“二安”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资源,厚植了济南城市发展的基础;多彩的非遗资源,熔铸了济南城市的文化生命力。
兔子王

兔子王
泥塑兔子王简洁粗犷,色彩明亮,其制作工序共 16道,十分讲究。取泥、湫泥、和泥、省泥、出胎……经过若干工序,再经过上粉晾干,一个雪白的兔子王半成品就展现在眼前了。而随后的彩绘,更是兔子王的精髓之处。兔子王的神态衣着,都要靠手中的画笔手工绘制。对兔子王的面部进行绘制,叫作开脸,是彩绘的重要环节,开脸时要求一次性绘制而成,这也是考验传承人技艺的重要环节。
仔细观赏不难发现,兔子王的面部汲取了传统戏曲的特点,采用传统的脸谱形象,用色简单大方,线条弯曲柔美,造型粗犷又不失细腻,深刻地诠释了大巧若拙的朴素美学精神,同时也体现出济南人崇尚豪爽奔放、练达简约的独特审美观念。
济南油旋制作技艺

济南油旋
油旋是济南的传统风味小吃,其色呈金黄、形如漩涡、层多松散,故名油旋,在济南已有 100 多年历史。制作油旋要和软面,制成面剂儿擀成长条,抹上花生油和调味料,边抻拉边将面皮卷起,放鏊子上压成圆饼烙黄,再放入烤箱内慢火烤熟,用手指捅压成旋涡状。烤好的油旋皮酥瓤软、葱香浓郁、色泽金黄、造型美观,是老少咸宜的传统美食。
莱芜南肠顺香斋技艺

莱芜南肠
“顺香斋”是南肠老店的店名,是一种肉食品牌的品名。这种南肠又叫香肠,是香肠总类中较别致的一种,加工工艺十分考究,经过原料肉和辅料选择—切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贮存,其浓香醇厚、回味无穷,具有开胃顺气、强身健体的功效,又具有久存不变质、蚊蝇不叮咬、携带方便等特点,既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佳品,又是进食佐餐的理想菜品。
大舜传说 : 大舜的传说,其历史距今已有 4000 余年。据记载,大舜姓姚,因目生双瞳,故名曰重华。大舜勤劳朴实,乐于助人,被尊为“二十四孝”之首,并以坚忍卓绝的毅力,在整顿七政、发扬五典的基础上,以身作则,因才任职,使得天灾平、人事和、外患消、万民乐。大舜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是传说中的民间风俗、地理位置、引典佐证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孝感动天》《舜耕历山》《舜井锁蛟》等很多民间传说已成为舜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
扁鹊传说:扁鹊的传说源于济南市长清区,距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战国初期医学家,也是史载最早的著名医学家。由于秦越人医术高超,故人们送他“扁鹊”称号。据载,扁鹊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贫民百姓,周游列国为民解除痛苦。有关他“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以及“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并由此生发的“讳病忌医”的警醒,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