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近期中国幼教行业持续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威创股份(全称:威创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其幼教托管品牌“可儿教育”,反映了市场环境变化下,上市公司对其业务板块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的常见做法。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
1. "行业背景:"
"政策影响:" 中国政府近年来对学前教育行业进行了规范和整顿,特别是针对“非营利性”和“普惠性”的要求日益严格。这给以营利模式为主的幼教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合规风险。
"经济环境:" 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疫情的影响,也导致了家长对教育投入的意愿下降,以及部分幼儿园的招生困难。
"市场竞争:" 幼教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也较为严重。
2. "威创股份的调整:"
"聚焦主业:" 威创股份的主营业务是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出售“可儿教育”可能是为了将资源更加集中于其核心的、具有更高增长潜力的智慧教育领域。
"降低风险:" 幼教业务,尤其是营利性托管品牌,面临的政策和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剥离这部分业务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整体经营风险。
"战略转型:" 这可能是公司整体战略转型的一部分,从更
相关内容:
记者 | 司雯雯
编辑 |
继秀强股份(300160.SZ)剥离旗下全部幼教资产后,又一上市公司缩减了学前教育业务。12月30日,威创股份(002308.SZ)发布公告,宣布已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旗下幼教业务之一可儿教育将以3.03亿元出售。
原以数字拼接墙为主业的威创股份通过收购跨界幼教领域。自2015年收购幼儿园品牌红缨教育后,威创股份逐渐转向“双主业”模式,先后购入金色摇篮、可儿教育及鼎奇幼教,将幼教板块作为营收的“第二增长极”。
此次被出售的可儿教育主营幼儿园托管加盟业务,提供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等服务,在2017年以3.85亿元被威创股份收购。在收购前发布的可行性报告中,威创股份称幼教市场前景良好,该项目收益明显、风险可控,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但一年前发布的学前教育新规不再允许上市公司进入民办幼儿园领域。根据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
涉及民办幼儿园业务的上市公司均面临冲击。政策发布次日,威创股份开盘不久即跌停,当日跌幅达10.05%,秀强股份等股票均有下跌。
监管政策的收紧也开始影响学前教育业务的营收能力。财报显示,威创股份在201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5323.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59%。在数字拼接墙业务平稳增长的情况下,幼儿园服务业务成为业绩下降最大的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7.76%。
为及时止损,威创股份开始缩减幼儿园服务业务的比重。其在2019年半年度财报中表示,基于政策环境的变化,部分合作幼儿园可能转型为普惠幼儿园,减少对托管服务和商品的采购,需求出现阶段性下降,公司决定主动暂缓拓展新客户。作为托管服务提供商的可儿教育,成为被削除的首个对象。
政策压力下,选择缩减幼教业务的不止威创股份。2019年6月,21世纪教育(01598.HK)宣布,原用于收购幼儿园品牌的1.73亿元改为投入职业教育等学校,随后秀强股份表示将出售旗下全部幼儿教育资产。
而威创股份却难以转身离场,幼教业务已成为其重要的营收支柱。自2017年收购可儿教育、鼎奇幼教后,幼教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40%。
为应对政策改变,威创股份开始调整幼教业务的航向,更侧重为幼儿园及早教、托育机构提供课程产品等。2019年上半年,其已研发“少儿编程”、“双语阅读”等项目,并表示计划推出“少儿艺术”“少儿体能”等课程。
监管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在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中,威创股份表示,由于学前教育行业政策的变化,2019年度的净利润预计下降幅度为0%至50%,甚至可能改变盈亏性质。在学前教育新政发布一年后,幼教行业仍在自我调整以适应政策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