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没错,安踏(Anta)的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其业务版图和品牌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传统认知。您提到的“很多奢侈运动服装品牌居然都是它的”,这其实点到了安踏近年来非常核心和成功的战略——"全球品牌收购与运营"。
这并不是说安踏自己不生产品牌,而是它通过投资和收购,将许多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纳入了自己的大家庭,从而快速提升了品牌形象、产品线、全球市场覆盖和盈利能力。
以下是一些安踏收购或深度投资的关键国际品牌:
1. "FILA 中国":收购了 FILA 在中国的所有业务,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 FILA 运动品牌。
2. "Descente 中国":收购了 Descente 在中国的所有业务。
3. "Kolon Sport 中国":收购了 Kolon Sport 在中国的所有业务。
4. "Amer Sports":这是安踏最重大的海外收购。Amer Sports 是一家芬兰的运动公司,旗下拥有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包括:
"Salomon" (萨洛蒙 - 专业登山、越野跑鞋服)
"Arc'teryx" (始祖鸟 - 高端户外品牌)
"Wilson" (威尔胜 - 球类运动)
"Atomic" (阿托米克 - 滑雪装备)
"Salming" (萨米尔
相关内容:
“买始祖鸟的人,到底在买什么?

”——答案可能不是一件冲锋衣,而是一张“入场券”。

刷小红书,十个露营贴里八个穿鸟。
有人调侃:鸟标一上身,连地铁安检都客气三分。
可真正把始祖鸟捧成“中产新图腾”的,是安踏。
对,就是那个小时候校运会发奖品的安踏。
它悄悄干了几件狠事:
1.把一只“加拿大小众鸟”塞进成都SKP、上海前滩太古里,让排队买奶茶的人顺手排进隔壁鸟店。2024年还要再开80家,迪拜土豪mall 也要来一只。
2. 让鸟飞得更快:原来从下单到拿到手要三个月,现在45天搞定。
别小看这45天,足够让“想装X又怕撞衫”的焦虑人群原地下单。
3. 直播里把鸟从“雪山专业户”变成“通勤战袍”。
抖音上一场“硬核测评”,主播拿水龙头直接冲,弹幕刷屏“我缺的是雪山吗?
缺的是这件能挡老板情绪的外套”。
单场成交破千万,比李佳琦喊“买它”还管用。
有人酸:这不就是贴牌割韭菜?
数据甩脸上:2023年始祖鸟全球涨67%,中国贡献超四成。

客单价四位数,复购率65%,比谈恋爱还稳。
更狠的是,安踏手里不止一只鸟。
斐乐客单价800+,中产衣柜基本款;迪桑特专攻滑雪,冬天雪场人手一件;刚全资收购的PeakPerformance,补位北欧滑雪基因。
从大众到高端,从跑步到登山,安踏把“运动鄙视链”整成了闭环。
最魔幻的是,安踏自己门店14000家,却靠“别人的孩子”打天下:主品牌安踏只占营收一小半,斐乐+始祖鸟们扛起大旗。2023年集团营收破500亿,市值把阿迪达斯甩在身后,坐二望一。
研发投入18.6亿,听着像财报废话?
但“冰肤科技3.0”真让巴黎奥运领奖服降温5℃,冠军跑鞋2.0首月卖20万双。
专利3000+,晋江工厂里藏着全球第二大运动品集团的野心。
有人担心亚玛芬IPO后安踏会“套现跑路”。
其实恰恰相反——上市是为了让鸟飞更高:100亿美元估值,中东土豪的钱、华尔街的钱,最后变成中国供应链的效率。
交货周期砍半、会员体系打通、抖音直播话术迭代,这才是晋江商人最擅长的“全球品牌中国打法”。
所以下次看见地铁里穿始祖鸟的打工人,别急着吐槽“月薪五千装什么中产”。
可能人家只是提前押注了安踏的下一盘棋——毕竟,当一只鸟能同时搞定雪山和会议室,谁还关心它到底值不值三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