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alk|独家专访南美馆大展&馆长龚卓军双年展规划

知名策展人龚卓军策画过许多口碑绝佳的展览,如、、等。扎实的田野踏查工作,所创造的精彩内容与跨域连结,让人印象深刻。今年他接下了台南市美术馆馆长的职位。我们特别邀请他来聊聊,这位从哲学界进到艺术界,喜欢向外跑的水瓶座奇人,如何开展生命的旅程。

台南400文化治理特展展出艺术家李欣芫作品〈Chí-Moāi 3〉。

田野的经验就像被丢到河床底层的石头与沙子中间一样,水沖过去,生命就会被洗净。──龚卓军


台南市美术馆(南美馆)十月推出全新大展,与国际知名策展人秋元雄史合作,展出自草间弥生以来,日本十位具创新精神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可以先聊聊这次的展览,并分享一些推荐的看点吗?

龚卓军:这次展览其实也和后英雄叙事的《葬送的芙莉莲》有关──打完怪之后要返回家乡,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秋元雄史以此为隐喻,来看这十组艺术家的创作,是非常有趣的脚本。现在的扁平社会,并不是古典悲剧英雄打天下的时代。整个展览以阴性气质审视生命的态度,着重自己身体的感觉,追求的价值观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关係。皮肤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介面,内脏是身体的韵律与呼吸。如果面对外界时很紧张,我们的胃肠会紧缩、心脏跳动会加快,内脏的感觉和整体生命的节奏有关。

展览从去年台南与金泽的工艺交流就开始酝酿。玻璃、陶艺、编织、织品、刺绣、蜡染等都是日本重要的工艺範畴,这些材质本身也与感性的力量连结在一起。我首先会推荐1987年出生的大阪艺术家小林万里子。在第一个展间就会呈现他令人惊豔,彷彿帝王蛾般的编织作品,像穿行森林中遇见另外一个国度的存在者。2000年出生,来自静冈的绵结,创作如子宫容器的阴性空间,呈现编织强烈的变化性。另外还有运送特别困难的玻璃艺术作品。佐々木类将植物、雪的结晶等自然元素封存在玻璃里。1962年出生于京都的三嶋律惠(三嶋りつ惠)创作造型自由的玻璃物件,线条像是抛飞出去的花瓶,或是皱褶的茶杯。

10/3 开展

延伸阅读:

《葬送的芙莉莲》第二季开播!淡淡看待人生境遇,超独特视角爆红从主角们过世们开始说起


今年三月开始接任台南市美术馆馆长,有哪些长期布局与想像?可以提前透露一些关于的规划吗?

龚卓军:2026年1月1日,台南市美术馆即将要面临很大的改变──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这栋二馆,会变成。我们一方面很高兴台南拥有国家美术馆,一方面因应这样的变局,台南市美术馆存在的定位就需要重新思考与检视。过去这几年南美馆累积很多重要作品的募集与典藏研究。回到全民美术馆的定位,我会把重心放在发展美术馆与整个城市的关係。空间不是缩减,而是我们可以走出去。

前身是旧警察署的南美馆一馆,位在全台南最大的历史街区核心地带。包括汤德章纪念公园、台湾文学馆、中西区图书馆、消防博物馆、气象博物馆、太平境基督教会、爱国妇人馆一直延伸到司法博物馆等,中间还有孔庙、叶石涛文学纪念馆,都是超过一百年以上、甚至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古蹟建筑。我们刚刚谈到阴性的力量,网络非常强大,关係深入且对话细密。我希望善用这个环境,在年底前展开叫作的新连结。源自清代以来,台湾好几间庙宇相互帮助形成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之上,来发展。

以艺术为诉求的台湾城市双年展,大部分都是单一馆所之内进行。在台南却可以想像只花五到十分钟,就走入另一个场馆的氛围里。我们希望结合至少六到十个历史建筑,让国际艺术家进到古老空间中创造美丽的体验。

根据人类学调查,全世界75%的人与萨满信仰有紧密关联,只有25%的人纯粹相信科学。我们的艺术不排斥信仰,在这之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南美馆过去有 的铺陈,现在也正展出。台南身为历史文化与信仰之都,国际性不一定要像巴黎或纽约,可以串联尼泊尔、不丹、泰国等非常强而有力的当代艺术路线,再渐渐朝向南半球的澳洲等,提出不一样的世界艺术地图。

双年展预计明年十月登场,策展人集结与艺术家邀请,都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我从小在台南长大,如何连结地理水文、历史记忆与民间信仰,给这座城市温柔的表述,这是美术馆可以做的事情。

龚卓军策展,团队踏查足迹横跨曾文溪流域138公里,共经历100多场文化探索行动,创作逾60件艺术作品。曾获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金奖。

延伸阅读:

2025台北双年展亮点作品首公开!策展人:


艺术对你而言是什么?

龚卓军:很小的时候我在杂誌封面看到一幅画,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女性的生物躺在沙滩上。那是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但小孩没办法分清楚现实与幻想。艺术对我来说,就像这样谜一般的女性。后来在苦闷的高中求学阶段,我也因为女性笔友打开广播节目神秘的聆听经验,提醒我除了眼前这个世界还有另外的世界。


如果有机会与一位艺术家对谈,不论时间、空间或语言的限制,你会选择谁?希望彼此间谈论些什么?

龚卓军:15世纪的荷兰画家 Hieronymus Bosch,他有一幅三摺画叫作《圣安多尼的诱惑》,在教士旁边诡异地放着一颗头。我们认为自己在修行的时候,如果只剩下一颗头的话,是否也不是真的修行呢?


你的策展似乎很注重田野踏查工作,又带有灵性的精神面向,这与的认识有关吗?

龚卓军:我成长在戒严的时代,等到1987年解严时已经21岁了。暴力压制的社会氛围下,一开始艺术与文学是精神的寄託,读哲学是让原有价值观虚无化的机会。选择研究的背景,是刚解严时整个台湾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性,包括我参加野百合学生运动,都强调身体的直接在场。从尼采来讲,身体是一个大理性,哲学要能够跳舞的才叫作哲学, 这两个命题成为我的人生箴言。我总是需要去走路、爬山或走进森林里,才会产生比较有趣的想法。

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可能女性比较容易注意到自己的身体表达。我没办法决绝地变成一个女性,但身体哲学这样的阴性思维与路径,让我学习到许多。念哲学的人很会听别人逻辑上的问题,但是我念的哲学刚好要我们稍微放掉,去聆听别人的话语背后真正的声音是什么?我们要去回应的部分究竟是什么?

到了博士阶段遇见台大心理系的余德慧老师,找我加入当时的《张老师月刊》编务,给予充满弹性的创造性空间。要到从没想过的场景里採访农渔民的田野经验,就像被丢到河床底层的石头与沙子中间一样,水沖过去,生命就会被洗净。如果我的展览有一丝的灵性,是因为用这样的态度来应对过程,比较容易回到初心去感受并重新思考。

,廖庆章画作〈四大天王(风、调、雨、顺)〉,台南市美术馆典藏。


你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策展方法?

龚卓军:我做展览的方法,其实受到艺术家高俊宏的影响。2013年,诚品画廊展览製作的前期,我邀请了高俊宏,也顺口和他说,我现在是策展人,如果你要出去做什么田野调查,可不可以带我一起?这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每天都传讯息来说,今天要去哪个不同的地方,然后开车载我去,在外面度过一整天。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去新北市废弃的海山煤矿,我不知道他从何找来的地图和路径,但他就是知道在哪里。换好工作服,拿着炭精笔与文献档案的照片,他要依照片中工人被从矿坑拉出来的尸体, 画在机房黑油油的墙面上。我们花了三天在那里画构图,自己煮泡麵吃,现场比研究室或咖啡厅有趣多了。

向外跑不仅可以证实你在文献档案上面看到的故事,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故事。我们在附近的利丰煤矿,发现物件与衣物散落且经年腐朽碎裂的场景,后来高俊宏将这些衣物用来发展行为艺术。 线索不一定收在整齐的档案馆里,在踏查的过程中,它们会透过某些人、某些现场遗留的状态来告诉你。

PALAFANG 花莲跳浪艺术节,展出艺术家涂维政《地震博物馆》系列作品,以仿照古化石的方式创建巨大的神话遗迹。

展出艺术家拉黑子.达立夫作品〈ka'oripan 生命空间〉。

延伸阅读:

说故事的人 专访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首席策展人郭怡安


去年因脑部渗血压迫神经住进加护病房,如今平安归来。可以聊聊这样的身体经验,如何改变你对生命、策展与艺术的看法吗?

龚卓军:去年十月一个小车祸,脑部外壳的内膜产生积血压迫到神经,使得我的身体右半边失去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功能。我的复原工作其实就是纪律地充足睡眠、正常运动与饮食,不要有压力,让大脑外壳直接吸收积血。这经验确实让我有很深的体悟。原来这个世界可以完全没有我们的存在,还是很好地运作。讲话、写字,触摸一片树叶的感受,都是与宇宙接触的祝福。某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其实已经结束了,在那个状况下应该不会再活下来,但我走得更远一点点,作为宇宙存在的一份子,对于自己、身边的人与艺术家们,有更善用生命的责任。

展出艺术家康雅筑作品〈滚时〉。

Art Talk|龚卓军

生于嘉义,成长于台南,现任台南市美术馆馆长、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专研现象学、法国当代哲学与美学,并将理论实践于策展、出版与社会参与。长期关注地方与流域的文化连结,推动等跨域计画,将当代艺术带入社群与田野。亦担任《艺术观点ACT》季刊召集人,着有《交陪美学论:当代艺术面向近未来神祇》等。2025年3月出任南美馆馆长,以与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具在地记忆与国际视野的美术馆。

延伸阅读:

冯.沃尔夫Von Wolfe高美馆《花园堡垒》独家专访|AI艺术|Art TalkArt Talk|专访北师美术馆创办人林曼丽:Art Talk|专访多媒体艺术家郑淑丽,进入重生的科幻异托邦:Art Talk|说故事的人 专访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首席策展人郭怡安Art Talk|如果时光不曾遗弃我们,路易丝・布尔乔亚 Louise Bourgeois:Art Talk|鲁凯族艺术家安圣惠:Art Talk|北美馆《黑潮:赖纯纯回顾展》专访:Art Talk|知性与童心之间,霍刚的形色奏鸣曲: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