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巅峰”到“查无此鞋”! 年销4亿、赞助NBA的阿迪王,为何会跌落神坛?
曾经的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其“宇宙巅峰”系列更是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时尚标配。然而,如今这款曾经的热门鞋款却已经“查无此鞋”,阿迪达斯也失去了年销4亿、赞助NBA的辉煌,跌落神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转变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市场竞争加剧:"
"竞争对手的崛起:" 近年来,Nike、New Balance等竞争对手纷纷发力中国市场,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鞋款,分流了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
"国产品牌的崛起:" 一批优秀的国产运动品牌如安踏、李宁等迅速崛起,凭借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抢占了阿迪达斯的市场空间。
"2. 产品策略失误:"
"产品创新不足:" 阿迪达斯在产品创新上有所放缓,未能及时推出符合市场潮流的新款鞋款,导致产品吸引力下降。
"价格策略失误:" 部分鞋款定价过高,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市场反响平平。
"对中国市场了解不足:" 阿迪达斯在某些产品上未能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相关内容:
有些东西,你可能没用过,但一定听过。比如阿迪王。

好多年前,在一些小城市或者乡镇的街上,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标志。一个倒过来的三角形,下面写着三个字:阿迪王。店里的鞋,几十块一双,顶多一百出头。质量说不上多好,但穿着也不差。
那个时候,很多人分不清阿迪达斯和阿迪王。
有小孩问身边的同学:“你说,阿迪和阿迪王,哪个更好?”
同学可能会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然后慢悠悠地说:“当然是阿迪王啊,名字里带个‘王’呢。”
听起来是个笑话。但这个笑话,当年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这个牌子,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卖不动。
时间得回到1993年,福建泉州遍地都是鞋厂,都在给国外的大牌子做代工。安踏、特步、鸿星尔克,都是这么起家的。阿迪王的创始人丁建辉,也开了一家叫“华珠鞋业”的厂子,干着一样的活。
看着身边的同行一个个都做出了自己的品牌,丁建辉也着急了。
于是在2006年,他把厂子一变,成了“阿迪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他把阿迪达斯的三角标翻了个个儿,把人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口号,改成了“一切皆可改变”。听着还挺有那么点意思。
可是,鞋子造出来了,店也开了,就是没人买。
那时候的运动鞋市场,早就被瓜分干净了。安踏这些牌子已经把二三线城市铺满了,还有匹克、361°这些在后面追。阿迪王一个新来的,没名气,没技术,根本挤不进去。
眼看就要完蛋的时候,丁建辉想了个怪招。

他没钱去电视上打广告,也没钱请明星。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很新鲜的互联网。
怎么回事呢?
2009年,一个叫猫扑的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帖子,标题很简单:《我今天见了一个牌子叫阿迪王》。
发帖的人还附上了一张专卖店的照片,证明自己没说谎。
当时的猫扑,火得不行,地位跟现在的抖音差不多。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从那出来的。这个帖子一发,不知道是有人故意推,还是大家觉得好玩,一下子就火了。

然后,事情就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阿迪王来编段子,写故事。
“他用耐克踩了我的阿迪王,我跟他拼了。”
“为了买一双阿迪王,我差点跟家里断绝关系。”
“最新消息,阿迪王决定出3000万亿美元拯救世界经济!”
这些帖子写得有鼻子有眼,就跟现在看爽文小说似的,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光写帖子还不过瘾,大家开始动手P图。
那时候李宇春刚出道,形象比较特别,成了网友们开玩笑的对象。于是,一张李宇春“代言”阿迪王的海报就冒了出来,上面还写着一句霸气的话:“为人不穿阿迪王,便称英雄也枉然”。
还有人把CBA的运动员李楠也拉了进来,说阿迪王是专业运动员的装备。
就连网上的百度百科,都被人改了又改,说阿迪王是“一个能和阿迪达斯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它的奢侈品牌”。
这下子,好多本来不知道真相的年轻人,真的信了。
他们觉得,阿迪王就是阿迪达斯的高端系列,是真正的“王”。

它的销量,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上去了。
钱赚到手了,阿迪王也开始干点正经事。去电视台打广告。
那支广告,估计很多人看过之后都忘不了。
画面里,一道闪电劈下来,砸出个篮球。一个穿着篮球服的人摆出一个奇怪的姿势,大喊一声:“I’m coming!” 然后,他跳起来,飞到天上,把月亮当成篮球给扣了。
篮筐炸了,字幕出现:“一切皆可改变。”
因为那句“I’m coming!”,广告里的主角被人起了个外号,叫“艾抗米”,还被编排成是继乔丹、科比之后的又一个篮球巨星。
广告虽然雷人,但效果出奇地好。

名气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
2011年到2012年,阿迪王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它跑去赞助了西甲联赛,还成了NBA的官方合作伙伴,赞助了奇才队、掘金队这些球队。
一个靠山寨和网络段子火起来的牌子,居然真的登上了国际体育赛场。
那段时间,是阿迪王的巅峰。全国的门店数量一下子开到了快3000家,主要都在那些二线以外的城市。2012年一年,销售额超过了4个亿。

真正的“王”找上门了。
阿迪达斯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告阿迪王侵权,但阿迪王一直不当回事。丁建辉甚至还挺骄傲地对记者说:“阿迪王最近刚拿了福建省著名商标,要是山寨货,权威部门会认可吗?”
官司一直拖着。直到2013年5月,事情才有了结果。
双方庭外和解了。
结果是,阿迪王这个中文名字和那个倒三角的标志,从此以后都不能再用了。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
名字和标志不能用了,那就换一套。丁建辉很快就想好了新的模仿对象——安德玛。
于是,阿迪王摇身一变,换上了一个酷似安德玛的标志。店面、产品、包装,全都改了。甚至还放出消息,说要请杨幂来代言,还要赞助电影。
大家以为,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还能再火一次。
没想到,这次不行了。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安德玛在国内根本就没什么人认识,没热度可以蹭。折腾了一年多,一点水花都没有。
2015年,丁建辉退出了公司。
没了主心骨,阿迪王就再也折腾不起来了。后来接手的人官司缠身,成了老赖。到了2021年,这家公司被彻底吊销了营业执照。
现在,你在网上搜“阿迪王”,偶尔还能看到有鞋在卖。但那些鞋,和当年的阿迪王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都是些小作坊随便贴的牌子。
如果谁家里还留着一双十几年前买的、印着那个倒三角的绝版“战靴”,说不定,现在真成了一种奇特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