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包和背包是户外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户外探险者的装备和物资。以下是一些全球顶级的户外品牌及其著名的登山包和背包:
1. "Osprey(飞鹰)" - Osprey是户外装备领域的领导者,其产品以高品质和耐用性著称。其著名的背包系列包括Coyote 55、Avalanche 60和Farpoint 40等。
2. "Deuter(迪特)" - Deuter是一家德国品牌,以其轻量化和功能性设计闻名。其产品线包括Magic系列、Nemo系列和Agility系列等。
3. "Gibson(吉布森)" - Gibson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背包和登山包,适合各种户外活动,如徒步、登山和露营。
4. "Mammut(迈莫特)" - Mammut是一家瑞士品牌,以其创新和高性能户外装备而闻名。其背包系列包括Himalaya 40、Expedition 75和Lavender 30等。
5. "Arc'teryx(始祖鸟)" - Arc'teryx以其高端和轻量化的户外装备而闻名,其背包如Sawyer 20、Sergeant 65和M溯系列等,都是户外爱好者的选择。
6. "The North Face(北面)" - The North Face提供各种类型的背包,包括Day Back、Trek 400和Th
相关内容:
“背了五年、磨出洞的包,突然告诉我能回收换新?

”上周去朝阳公园换防水涂层,店员顺手递来一张Osprey的小卡片:AetherPlus系列,420HD尼龙,原料是破渔网,强度还涨了三成。

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是肉疼——旧包买成两千多,现在成“环保燃料”,心里五味杂陈。
环保这事,说多了像背书。
可当你真把包拎到手里,发现它轻了、软了、刮了也不留痕,还是会暗骂一句:早干嘛去了。
海洋回收塑料不是新概念,但做成登山包主布,去年才量产。
Patagonia先跑,Osprey跟上,神秘农场还在观望。
渔网熔成纱线,强度数据漂亮,实际背起来,肩带不勒锁骨,腰封不磨胯,和旧款比像换了个物种。
更“离谱”的是Gregory把传感器塞进背板。
ContourVRT系统,边走边给手机发“体重报告”——左肩偷懒3%,右腰代偿7%,像老妈子碎碎念。
第一次用,没人喜欢被背包教训;三天后,肩膀不肿,膝盖不颤,真香。

数据狂魔把记录导成Excel,发现每天少带200克水,也能省4%体能,换算成啤酒,晚上多奖励半罐。
Arc'teryx的模块化更“作”。
AlphaFL底包只有45升,侧边一排小洞洞,滑雪板、无人机、冰爪随便挂,背去办公室也不突兀。
ISPO评委吃这套,给了2024最佳设计奖。
可北京地铁早高峰,挂钩撞人屁股,一路道歉。
模块化是爽,也得看场合;真进山,挂点冰爪比塞在肚子里掏半天省事太多。
小改款也偷偷卷。
神秘农场2day加了个RFID口袋,地铁刷卡直接刷包,省得掏手机;OspreyKestrel2024背板挖洞,减重15克,别小看这点,走长线每天多15克,五天就是一小瓶威士忌。
Black Diamond新推Trail Vista32L,把“拍照三脚架侧挂”写进说明书,社媒博主狂喜,老派登山家翻白眼:挂外面晃啊晃,重心全乱。

数据说,20-35L中小包去年销量涨四成,轻量化从口号变钱包投票。
以前60L才专业,现在35L加挂外挂,走川西小环线足够。
品牌顺势推“S”版型,肩带收窄,腰封弧线更翘,亚洲人背着不再像套了个桶。
女生反馈最直接:腰封上缘终于不顶胸。
买包前,先算寿命。
新材料把平均年限从3年推到5年,可拆卸背板能机洗,霉菌不啃肩带。
REI推出租赁,高端包日租39美元,周末短途先租后买,踩坑率大降。
国内也有样学样,成都一家户外店,Baltoro租一天80块,背完再决定要不要割肉。
售后卷到终身保修,划了、烧了、被松鼠咬了都能付费修,比修手机便宜。

说到底,包是工具,不是祖宗。
环保、智能、模块化,听着炫酷,真正决定体验的,是腰封一圈是否贴合,是取水壶是否顺手,是夜摸头包能不能一秒摸到头灯。
新技术再炫,也抵不过“出门就想背”这四个字。
下次进店,别急着看吊牌,先让店员往包里塞两袋哑铃,原地高抬腿两分钟,再决定掏不掏手机。
旧包别急着扔,Osprey、Patagonia门店已设回收箱,破布也能抵200元券。
环保不是口号,是回血。
你打算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