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永州新田春耕景象的文章,结合了您提供的标题:
"永州新田:美丽春光无限好 农机装备闹春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时节,永州市新田县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春耕气息。田野之上,美丽的春光洒满阡陌,伴随着现代化农机装备的轰鸣声,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活力的时代画卷。
走进新田的乡村田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嫩绿的秧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为广阔的田野披上了一层新绿。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等竞相绽放,与蓝天白云、辛勤的农人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真正体现了“美丽春光无限好”的诗意景象。
然而,今年的春耕景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穿梭于田野间的现代化农机装备。与往年不同的是,大型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等先进农机成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军。它们代替了部分人力,高效地完成着耕地、播种、插秧等关键环节。
在犁田区,重型拖拉机挥舞着巨大的铁犁,深耕松土,为作物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育秧基地,智能化育秧设备精准
相关内容:
“50多亩的果园,不到3个小时就完成喷洒任务了。”日前,在湖南永州新田县新隆镇野乐村村民谢辉的柑橘园里,一架无人机带着20多斤的药水,正在喷洒农药,农机手站在果园边,用遥控器操作着无人机。在新田农村,无人机、旋耕机等农机装备正在代替人工。
田家村是新田县城郊村,村内面积大,人员较多,疫情防控任务重,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福裕农机专业合作主动贡献出自己的两架农用植保无人机,义务为田家、潮水铺等4个村庄进行消毒作业。消毒作业只需要2人操控,平均1个村成本不到200元,比传统消毒方式大幅节省了成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杜绝人员集中培训,该县农机事务中心利用微信、钉钉等现代通讯手段,采用远程指导和视频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机的使用技术指导。同时,还利用微信把经销商、合作社、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建立了“春耕备耕交群”“水稻生产机械化交流群”;利用互联网派单下单,利用网络地图精准定位,以往只能“闷头干活”的铁牛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村民们说:“现在想要农机设备过来春耕,只要在网上‘点餐’就可以了。”
目前,新田县农机合作组织已签订“点餐”服务订单或合同面积3.16万亩,意向“点餐”服务面积1.6万亩。
“往年这个时候,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户,可今年不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怕病毒不敢出门,可这机器不怕病毒。”正在田间驾驶旋耕机的机器手肖敦军自豪地说。
为切实把春耕生产工作抓紧、抓好,新田县农业农村局千方百计组织农机下田开展春耕生产服务,充分发挥农机效率高,质量好的优点,在全县开展“农机闹春耕”活动。
“当前农业种植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除了用旋耕机等常规机器化外,我县还大量推广机器人、电脑水肥一体化等新型农业物联网应用,过去大量人员在田地间劳作的场景已逐渐消失,有了高科技的帮助,农业生产不仅劳动强度降低,产量也越来越定。”新田县农机事务中心主任唐基兵说。
农机设备的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那如何保障农机设备的后续服务呢?新田县农机事务中心引导农机合作社,通过分散或轮流检修等方式,做好机具检修保养工作,指导农机经销商积极调运农民急需的各类农机具和易损件,督促农机经销商备足货源并搞好高质量售后服务,当好农民春耕备耕的‘后勤部’。
目前,新田县新增农机具供应点3处,为边远乡镇农民送农机具下乡103车次,配送各类农机具85台/套、零配件11万元,筹资600多万元,调回各品牌插秧机20多台,育秧硬软盘7万张,其他春耕农机具312台套,及时发放各类农机具补贴,确保了农民春耕的需求。
农机翻腾闹春耕,美丽春光无限好。新田县干部群众正在抢时节、想办法,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