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这篇关于“WK 1946”时尚密码的独家述评:
---
"独家述评|WK 1946的时尚密码:历史回响与摩登转译"
时装周的风云变幻,总在捕捉着时代的脉搏。在刚刚落幕的巴黎春夏高级定制时装周上,设计师Karl Lagerfeld为Chanel呈现的“WK 1946”系列,无疑是一次引人深思的回溯与重塑。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经典的致敬,更是一次对历史密码的深度解码与摩登转译,为我们揭示了现代女性独立精神的演变与时尚的永恒魅力。
"一、 时间胶囊的开启:1946年的精神内核"
“WK 1946”并非简单复刻上世纪中叶的奢华景象。1946年,是战争阴霾散去、和平曙光初现的关键年份。欧洲经济百废待兴,女性开始重新步入职场,社会面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Chanel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独立的、干练的,带着战后重建的坚韧与对未来的憧憬。她们需要既得体又能展现个人风格的着装,以便在公共与私人领域自如切换。
因此,“WK 1946”的核心密码,首先在于"“战后独立女性”的精神写照"。这并非刻意模仿当时的社会限制,而是提炼出那种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自主与效率
相关内容:
图说:WK 1946将成为时尚新地标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摄屠瑜/文昨天,上海网红建筑武康大楼附近,多了一个潮流时尚新地标。位于淮海中路武康路路口的兴国大厦一、二层商业裙房,通过一年的更新改造,化身WK 1946与公众见面。那么,它“潮”在哪儿呢?首先,选址环境“潮”得没话说。项目位于长宁区东大门,正好在“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和长乐路”简称)板块和新华路板块之间。项目方取名WK 1946,是取“武康”二字拼音首字母和项目所在地门牌号的集合,也是希望借武康大楼之势,通过全面升级消费业态,融入多元生活潮流意识,既融合两大板块的时尚潮流,也吸引两边的年轻时尚人群进行交流。因此,商业业态方面,引进了撸猫咖啡馆、“网红椰子水”饮品店、潮流买手店等。其次,“潮”在建筑设计上。项目改造保留了部分原有建筑样貌,建筑立面则运用时下流行的金属材质钢架结构,结合全景玻璃,让空间整体呈现出更明亮、通透的视觉观感。建筑内部,旋转式楼梯与挑高楼层使空间更加大气美观。建筑外部,特别设置的城市相框雕塑能让市民近距离“打卡”武康大楼,拍下最“正”的合影留念。市民还可与相框旁边的粉红大熊猫——中国潮流艺术IP AMAZING PANDA来个亲密互动。另外,门口融入了“台阶文化”,专门设计的台阶让前来打卡的市民有休憩的场所。大家常说商业用房存量过大,无论外观造型还是里面的内容品牌,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新一轮的商业浪潮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肯定要寻求差异化竞争,做一些有趣、健康而且有内容的项目。WK 1946项目方表示,公司一定要在历史里面寻求一点变革,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和老一辈人已有很大不同。我们能做的是让他们觉得上海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时尚,但还能保留老上海的韵味,这样的商业项目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而WK 1946也只是近年来上海越来越多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一个缩影,像去年底亮相的虹口区的“今潮8弄”就一直热度不减,好评如潮。分布在8条百年老弄堂内的60幢石库门建筑和8幢独立老建筑,通过修缮和改造,重塑街区,赓续海派文化,让老建筑再立潮头“逆生长”,构成一个超级网红打卡地。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岁月冲刷,很多当年可能无限风光的老建筑,已越来越和这个时代脱节,无论建筑式样还是商业内容,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城市更新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在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让老建筑返老还童,跟上时代的步伐,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造福群众,是利国利民之举,也是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