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结(Hanbok Knot)和中国结(Chinese Knot)都是具有文化特色的装饰结,但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近期,意大利奢侈品牌芬迪(Fendi)因涉嫌将韩国结设计用于其产品而引发争议。
以下是这一事件的简要概述:
1. "事件背景":芬迪在2023年春季的时装秀中,将韩国结作为装饰元素出现在其手袋、围巾等产品上。
2. "争议点":韩国结是韩国传统服饰韩服(Hanbok)中常见的装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芬迪的这一设计被一些人认为是对韩国文化的挪用和商业化,忽视了其文化背景和意义。
3. "公众反应":这一事件在韩国和全球华人社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认为芬迪的这一行为是对韩国文化的不尊重,并呼吁芬迪道歉和停止使用这一设计。
4. "芬迪回应":面对争议,芬迪发表声明称,他们尊重并欣赏韩国文化,并否认有意冒犯。他们表示,这一设计是受到韩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启发,并非有意复制或挪用。
5. "后续发展":尽管芬迪做出了回应,但这一事件仍然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消费者表示将抵制芬迪的产品,以表达对这一行为的不满。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文化挪用、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
相关内容:
![]()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中国商报(记者 陈晴)近日,芬迪(Fendi)一款联名包的设计使用了类似中国结的编织工艺,但在品牌宣传中却称其为“韩国传统工艺”,并暗示源自韩国传统文化,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Fendi 中国结#也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事件发酵后,芬迪官方客服回应称,已关注并反馈至相关部门核实处理,暂没有接到处理结果的相关信息,消费者后续可以留意。据了解,目前,芬迪方面已在海外社交网站上删除或隐藏了相关内容。中国结作为可追溯至上古结绳记事的传统符号,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被全球瞩目,其文化象征意义远超装饰功能。业内人士表示,芬迪此次将中国结称为韩国工艺,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文化挪用”的讨论,也再次凸显了高端消费品牌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挑战。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中,品牌形象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高端消费品消费市场,众多高端消费品牌纷纷加大在中国的布局和投入。芬迪同样计划借助明星效应和文化元素推广,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但此次事件的发生将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事实上,近年来,外国品牌在文化营销方面“翻车”的事件屡见不鲜,并为此付出了代价。2022年,迪奥(Dior)推出的一款廓形裙因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高度相似,却未提及灵感来源,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质疑和不满。由于迪奥官方未对马面裙事件进行正面回应,被指责为“装傻充愣”,忽视了中国消费者的质疑,这一事件导致迪奥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受损。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消费者对文化归属感敏感度极高,2022年迪奥“马面裙事件”后,LVMH集团在中国的营收出现了严重的两位数下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2024中国奢侈品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预计实现高端消费品消费5720亿元,较2023年增长4%,连续5年对全球高端消费品市场贡献达20%—25%。同时,消费者对品牌文化尊重的诉求也在显著增长,并成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业内人士表示,芬迪中国结事件给所有品牌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进程中,品牌在利用文化元素进行商业推广时,必须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背景,避免“文化挪用”和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