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达芙妮、千百度等曾经是中国女鞋市场的知名品牌,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这些品牌的确面临了一定的挑战。
1. "市场变化":随着电商的兴起,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改变。线上购物更加便捷,价格透明,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2. "品牌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品牌可能未能及时更新其品牌形象和产品线,导致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吸引力下降。
3. "产品同质化":女鞋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品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卖点。
4. "消费升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一些传统品牌可能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5. "竞争加剧":国内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尽管如此,这些品牌仍在努力适应市场变化,例如:
- "线上线下融合":通过线上渠道拓展销售,同时加强线下体验店的建设。
- "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个性化定制、环保材料等。
- "品牌重塑":通过品牌升级、形象重塑等方式,重新吸引消费者。
总之,虽然这些品牌面临挑战,但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仍有机会在市场中立足。
相关内容:
国内女鞋品牌相继披露2021年业绩报告。其中,素有“女鞋第一股”之称的星期六亏损7.037亿元;三大女鞋巨头之一的达芙妮净利润5270万港元;千百度净利润2734.6万元。单从数据来看,这些致力于转型的女鞋品牌均有不错的成效。然而,达芙妮的扭亏与千百度的止损皆是受益于出售资产,千百度更是在转型未能获得收益之际重新加大对鞋履业务的投入,如此,女鞋品牌的转型真的能奏效吗?

女鞋不好卖?
#快消八谈##女鞋#财报数据显示,达芙妮营收1.06亿港元,同比下滑71%;净利润5270万港元,成功扭亏。千百度营收16.29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2734.6万元,同比增长342.6%,实现止损。星期六依然为亏损状态。2021年,星期六营收28.14亿元,同比增长30.81%,亏损7.037亿元。星期六在公告中表示,疫情反复对线下商业销售冲击较大,对公司鞋类库存的消化造成了极大影响,加上公司因业务转型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导致鞋履业务全年均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另一方面,公司在四季度加大了对鞋类库存的促销力度,对利润也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单从数据上来看,达芙妮与千百度均实现了止损或扭亏。然而,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上述两家企业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资产出售。根据财报信息,达芙妮在2021年因出售土地获得了1.1亿元的土地补偿款。此前的2015-2020年,达芙妮分别亏损3.79亿港元、8.19亿港元、7.34亿港元、9.94亿港元、10.7亿港元、2.42亿港元。同样,千百度的盈利与资产的处理也脱不了关系。2021年,为了剥离亏损资产,千百度再次出售了江苏美森鞋业有限公司的25%股权,该公司不再为千百度的附属公司,当时该公司亏损68.2万元。2020年千百度出售全资附属公司汇英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出售金额为500万元。而在此之前的2018-2019年,千百度分别亏损3.87亿元、3.12亿元。

转型自救
近年来,昔日女鞋巨头均在探索转型之路。剥离鞋履业务,向新零售平台进行转型是星期六的转型方向。2018年,星期六收购控股MCN机构遥望网络,随后陆续剥离鞋履业务。2019年星期六出售了鞋履生产的全资子公司佛山星期六科技研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不再保留生产职能。2022年1月,星期六拟将鞋类销售相关业务及资产出售,其中不包括品牌商标。此后押注网红孵化、直播带货、元宇宙概念等互联网营销的风口。2022年3月,星期六推出虚拟人IP首个数字虚拟人“孔襄”在麦塔平台启动了NFT发行的尝试,布局元宇宙业务。

成效尚未体现
从这几年各品牌动作来看,女鞋品牌们均找到了转型方向并为之努力,但转型是否行之有效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对于网红孵化,直播电商业务的布局,星期六似乎很有信心。据星期六披露的数据,2021年遥望网络销售GMV同比增加了2.5倍,并预计该子公司2022年的经营规模将实现较大增长。同时,针对首发的数字虚拟人IP“孔襄”的布局,星期六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如发行情况较好,公司未来可能考虑在相关领域展开更多投入。不过,对于彻底剥离鞋履业务的星期六来说,实现成功转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此前星期六在2021年业绩报中提及,预计时尚锋迅、北京时欣资产组组合未来盈利能力下降,因此公司拟对2017年收购上述资产组组合产生的3.61亿元商誉计提减值,计提商誉减值约2.0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