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我知识更新的时间点(2023年),我无法直接提供2024年的财报数据,因为这些数据通常在每年的年报发布后才会被公布。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方法来帮助你对比李宁、安踏、361°、特步这四家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2024年财报关键数据。
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你可以在各自的年报中查找并进行对比:
1. "营业收入":这是衡量公司规模和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
2. "净利润":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3. "毛利率":显示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定价策略。
4. "净利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盈利效率。
5. "研发投入":衡量公司创新能力和未来增长潜力。
6.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7.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反映了公司的销售和管理效率。
8. "资产负债率":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
以下是获取这些数据的步骤:
1. "访问公司官网":通常,上市公司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年报。
2. "查阅证券交易所公告":中国上市公司需要在交易所网站上公布财报。
3. "财经新闻网站":如新浪财经、网易财经等,也会发布相关的财报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模板,你可以根据实际的财报数据来填写:
| 品牌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亿元) |
相关内容:
2024年,国产运动品牌在“体育大年”的推动下交出了差异化答卷。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四大头部企业财报悉数出炉,从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门店布局等核心指标来看,行业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但竞争暗流涌动。以下是关键数据对比与分析:
2024总营收及净利润
李宁:2024年,李宁公司营收达286.7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3年的275.98亿元同比增长3.9%;毛利为141.5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0%,集团整体毛利率为49.4%,较2023年提升1个百分点。2024年,李宁公司净利润为30.13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31.87亿元同比减少5.5%。
安踏: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达708.26亿元,同比增长13.6%,首次突破700亿大关,连续三年稳居中国市场全行业第一。若计入旗下亚玛芬集团(Amer Sports)的377.5亿元收入,安踏系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至1085.78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家营收达千亿规模的体育用品集团,与耐克、阿迪达斯并列三强。

拆分品牌来看,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10.6%到335.22亿元,FILA收入同比增长6.1%到266.26亿元。迪桑特、可隆等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3.7%到106.78亿元。2024年,安踏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52.4%,达到155.96亿元。经营溢利方面,除FILA下滑2.6%,其他品牌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361°:2024年,361度实现了营收的重大突破,在其成立22年后,首次跨进百亿大关,全年营收达到100.7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了连续 4 年营收双位数增长,且2024年增速位居“四大”之首。全年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9.5%。

从类别来看,2024年361度儿童收入高达23.39亿元,同比增长了19.5%,占集团总营收的23.2%。361度国际业务营收1.85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的约1.8%。比起国内其他三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和特步,361度的脚步算不上快,前三者达成百亿营收的时间分别是2015年、2018年和2021年。但从2024年财报中核心指标全线飘红,以及电商、儿童业务稳定双增可以看出,现在的它更像是一匹不断加速奔跑的“黑马”。
特步:特步国际在2024年实现了收入同比增长6.5%至135.7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至12.3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特步主品牌收入增加3.2%至人民币123.269亿元,占总营收超90%。索康尼、迈乐所在的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增长57.2%至人民币12.503亿元,其中百年跑鞋品牌索康尼表现亮眼,收入突破10亿元,门店增至145家,并跻身马拉松赛事穿着率前三。
2024鞋类营收及占比
李宁:2024年,李宁的鞋类产品收入占据了集团收入的半壁江山,达到143.0亿元,同比增长6.8%,对集团贡献由48.5%提升至49.9%,巩固其第一大品类的地位。
同时,在零售流水总额与上一年持平的情况下,李宁集团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同比增长超过25%。财报显示,在2024年,超轻、飞电,赤兔三个跑鞋核心IP产品销售突破了1060万双。不过,2024年李宁的篮球零售流水同比下降了21%,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解释,“这并不代表着李宁篮球产品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下降,而是基于过往篮球市场的规模增长带来了一定乱价行为,这或会损害李宁篮球品类的核心价值。所以我们主动将篮球发货量有效控制,在专业性加持下,提升篮球产品的竞争力。”
安踏:2024年,安踏的鞋类产品收入为292.02亿元,同比增长15.3%。对集团的贡献由2023年的40.6%提高至41.2%。

其中,安踏PG7慢跑鞋凭借其高性价比及优越的产品质量,在上市三个月内销售突破百万双,2025年目标销量400万双。此外,频登马拉松领奖台的C202跑鞋系列、获市场高度关注的安踏欧文一代(KAI 1)及狂潮系列篮球鞋也是热销单品。此外,DESCENTE品牌的鞋商品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D-Fluid跑鞋系列凭借卓越的缓震性能成功实现了显著增长。
361°:2024年,361度成人鞋类营收42.87亿元,占总营收的42.6%,同比2023年增长22.1%;儿童鞋类营收为10.98亿元,占总营收的10.9%,同比2023年增长17.5%。

据悉,2024年618期间近30天内,361度跻身全部鞋类品牌TOP5,成为TOP30唯一上榜国内品牌,“飞燃3”更是荣登专业马拉松跑鞋热卖榜TOP1。2024年双十一,361度以其强劲的品牌实力和卓越的产品性能脱颖而出,专业竞速跑鞋销量同比高幅增长,再度刷新纪录。包括“飞燃3.5”“飞燃3”在内的飞燃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59%,全渠道跑鞋尖货销量超30万件。而在2024年10月新发布的搭载全新一代“屏科技”与自研水膜“FLYTEX”的“雨屏”系列跑鞋销量同比增长24%。
特步:2024年,特步鞋履业务收入80.54亿元,占比59.3%,同比增长15.9%;服装业务收入52.26亿元,占比38.5%,同比下降5.7%。

据财报,2024年,特步“专业影响大众”的战略已见成效,从之前成为三小时内完赛的马拉松跑者穿着率第一品牌,到如今在主要马拉松赛事中拥有最高的全局穿着率。在六大国内马拉松赛事中 ,特步跑鞋荣膺所有跑者及三小时内完赛者穿着率第一。在中国仅有的两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之一——上海白金标赛场中,特步跑鞋在全局参赛者中的穿着率达22.4%,首次超越国际品牌,荣登榜首。
2024研发占收入比率
李宁:2024年,李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增速达9.3%,大于营收增速。研发费用提升至6.76亿元,占集团营收比重由2.2%提升至2.4%。财报显示,李宁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5亿元。2024年,李宁在科技方面再次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全新发布的超䨻科技以能量回归率89%、密度0.07g/cm³的极致性能,创造了超临界发泡材料的性能巅峰。经4万次动态压缩测试(相当于10场篮球赛强度),其变形量仅0.74%,耐用性远超传统EVA材料。这一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李宁䨻科技平台的发力。过去几年,李宁专注研发升级,研究及产品开支占比提升,在短短6年内完成了4次技术突破,实现了从“单一技术”进阶到“四大科技”并行的平台化蜕变。安踏:2024年,安踏的研发活动成本比率(占收入百分比)由上年的2.6%提升至2.8%。据财报,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以上至20亿元,累计十年创新投入超200亿元,未来五年计划再投200亿用于自主技术研发。在创新领域方面,安踏以创新作为其发展驱动力,进一步完善其创新生态系统,并成功牵头成立“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集结领先大学、研究机构及运动鞋服产业链上游企业,透过产学研合作,探索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跨界协同模式。安踏还与多所顶尖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构,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在高性能材料、运动科学及设计工艺等领域的领先优势。
361°:2024年,361度公司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约3.4%;2024年已取得专利633项,同比增加139项。围绕“三大创新:科技创新、渠道创新、赛事创新” 的核心战略,推出众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其自主研发的鞋底科技,能够有效减震,为运动者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根据财报,从2021年至2024年,361度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4.2%、3.8%、3.7%和3.4%,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凭借对科技的不断研发和内卷,361度推出了多款具有高质价比、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哈尔滨亚冬会期间,361度的石墨烯锁温技术应用于官方运动服饰当中,满足了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保暖需求;跑鞋领域中,CQT碳临界跑步专业矩阵已经助力千万跑者赛道冲刺。
特步:2024年,特步研发费用比率为2.9%。据财报,从2008年上市至今,特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20亿元,更于2024年9月投用特步创新中心。据悉,共有超过700名员工将入驻这个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创新中心,形成从产品企划、设计、研发、制样到供应商管理的全链路闭环。在这个体系中,特步能够精准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快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并通过严格的测试不断改进和完善。
2024门店数量
李宁:截至2024年底,李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常规店、旗舰店、中国李宁时尚店、工厂店、多品牌集合店的销售点数量为7585家,较2023年12月31日净减少83家;经销商41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较2023年12月31日净减少5家。安踏:截至2024年末,安踏成人增加82家至7135家、安踏儿童门店数量增6家至2784家。FILA增加85家至1264家、FILA KIDS增8家至590家、FILA FUSION门店数量减少5家至206家。Descente增加39家至226家。Kolon Sports门店数量增27家至191家。预计在2025年底,实现安踏门店数量达到6900至7000家,安踏儿童门店达2600至2700家,安踏门店量同比小幅减少。预计FILA门店(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2100至2200家,同比维持稳定。DESCENTE门店达260至270家,KOLON SPORT门店达190至200家。
361°:截至2024年年底,361度主品牌共有5750间门店,单店平均面积达149平方米,与同期相比门店面积净增加了11平方米,构建了独特的渠道护城河。按区域划分,约75.9%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而5.2%及18.9%的门店分别位于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截至2024年年底,361度儿童门店2548家,布局跟成人基本一致。集团在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点数量为1365个;网点覆盖美洲、欧洲及一带一路地区。此外,2024年,361度主品牌第十代形象店、儿童品牌第五代形象店及首家“361°超品”门店成功落地,展示出品牌在多元化消费情景下的强大拓展能力。
特步:截至2024年年底,特步在中国内地及海外的门店数量有所调整:特步成人品牌店铺共有6382家,儿童门店为1584家,分别较上一年减少了189家和119家。与此同时,索康尼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达到145家,同比增加了35家。据了解,今年是特步主品牌向DTC转型的元年,特步计划于2025-2026年间,陆续收回400-500家经销商门店分销权,并与2025年下半年开始回购库存。两者将会加强品牌对门店终端与产品的管理。而在DTC相关策略逐一落实后,将会带动特步主品牌收入提升约5%。从财报来看,2024年国产运动品牌在规模上实现对国际品牌的超越(四大品牌总营收超1230亿,耐克+阿迪中国区约750亿),但高端化、全球化仍是长期课题。安踏的“多品牌帝国”、李宁的“专业跑鞋IP”、特步的“跑步生态”、361度的“下沉市场+儿童赛道”,共同勾勒出国产运动品牌的多元竞争图景。未来,谁能以科技创新重塑壁垒,以场景创新打开增量,谁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占据先机。期待中国运动品牌在未来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锚点,为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动能,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END-来源 | 鞋世界整合 排版 | Lily声明: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