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衣装尺寸标识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中国标准(GB)尺寸":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尺寸标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以胸围、腰围、臀围等为主要尺寸标识。
2. "欧洲标准(EU)尺寸":欧洲的服装尺寸标识通常以胸围的厘米数来表示,例如M(对应中国L号)、L(对应中国XL号)等。
3. "美国标准(US)尺寸":美国的服装尺寸标识较为复杂,除了胸围尺寸外,还会标注身高等其他参数。常见的有S、M、L、XL、XXL等。
4. "英国标准(UK)尺寸":英国的服装尺寸标识与美国的类似,也是以胸围为基础,同时可能包括其他参数,如身高、腰围等。
5. "日本标准(JP)尺寸":日本的服装尺寸标识通常以身高和胸围为标准,如155/68A,其中155表示身高,68表示胸围,A表示体型。
6. "韩国标准(KR)尺寸":韩国的服装尺寸标识与日本类似,也是以身高和胸围为标准。
7. "意大利标准(IT)尺寸":意大利的服装尺寸标识较为独特,通常以胸围的厘米数和腰围的厘米数表示,如88/72。
8. "法国标准(FR)尺寸":法国的服装
相关内容:
1. 数字标识
○ 在许多衣服上,会直接标有数字尺寸。例如,对于上衣,可能会标有“38”“40”等数字。这些数字通常对应着特定的胸围、腰围等尺寸范围,但不同品牌和不同类型的衣服(如男装、女装、童装),相同数字可能代表不同的实际尺寸。
○ 对于裤子,数字标识可能直接表示腰围尺寸,如“28”“30”等,单位通常是英寸。一般来说,“28”英寸约等于71厘米的腰围,“30”英寸约等于76厘米。
2. 字母标识
○ 常见的字母标识有“S”(Small,小码)、“M”(Medium,中码)、“L”(Large,大码)、“XL”(Extra Large,加大码)等。这种标识在休闲装中较为常见。然而,不同品牌对于这些字母所对应的具体尺寸范围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有些品牌的“M”码可能适合胸围88 - 92厘米的人,而另一些品牌可能适合胸围90 - 94厘米的人。
○ 还有一些特殊的字母标识,如“XS”(Extra Small,特小码)和“XXL”(Extra Extra Large,加加大码)等,用于满足更多不同身材的需求。
3. 国际标准尺码标识(如欧码、美码等)
○ 欧码:在欧洲品牌的服装中常见。例如,欧码的上衣尺码可能用数字表示,其对应的尺寸相对比较精确。欧码的裤子尺码除了数字表示腰围外,还可能有一个表示裤长的数字。
○ 美码:美国品牌的服装采用美码标识。美码的上衣尺码与欧码有所不同,其数字对应的尺寸范围有自己的标准。美码的裤子尺码同样以英寸为单位表示腰围,并且在裤长等方面也有独特的标识方式。
二、测量身体尺寸的方法
1. 胸围
○ 测量时,身体要保持直立,双脚并拢,呼吸自然。使用软尺水平围绕胸部最丰满的部位(一般是乳头位置)进行测量,软尺要贴合身体,但不要勒得太紧。
2. 腰围
○ 测量腰围时,同样要保持身体直立,找到腰部最细的地方(通常在肚脐上方),将软尺水平围绕腰部一圈,测量时软尺应保持水平且贴合身体。
3. 臀围
○ 双脚并拢,身体直立,用软尺围绕臀部最丰满的部位进行测量,软尺要保持水平且不松不紧。
4. 肩宽
○ 测量肩宽时,从左肩骨的外侧端点到右肩骨的外侧端点的距离。测量时要确保身体姿势端正,软尺平行于地面。
5. 衣长和裤长
○ 衣长:对于上衣,从后颈中心点垂直向下量到衣服所需的长度位置。如果是连衣裙等长款衣服,还可以从肩部最高点量到衣服下摆的距离。
○ 裤长:从腰部最细处(或裤子的腰头顶部)垂直向下量到脚踝骨下方一点的距离,具体的裤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穿着习惯进行调整。
三、根据尺寸选择衣服的技巧
1. 参考品牌尺码表
○ 不同品牌的衣服尺寸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在购买衣服前,最好查看该品牌官方网站或实体店提供的尺码表。尺码表通常会详细列出每个尺码对应的胸围、腰围、臀围、肩宽等身体尺寸范围,以及衣长、裤长等信息。
2. 考虑衣服款式和材质
○ 一些紧身款式的衣服,可能需要选择比平时稍大一点的尺码,以确保穿着舒适且不会过于紧绷。例如,紧身连衣裙,如果尺码选择过小,可能会影响活动,甚至导致衣服变形。
○ 对于有弹性的材质,在尺寸选择上可以相对灵活一些。比如,氨纶含量较高的运动裤,即使尺码稍小一点,也可能因为其弹性而能够舒适穿着;而对于没有弹性的棉质衬衫,就要严格按照身体尺寸来选择合适的尺码。
3. 留出适当的余量
○ 为了保证穿着的舒适度和活动的便利性,在选择衣服尺寸时,除了要考虑身体的实际尺寸,最好留出一定的余量。例如,在测量胸围时,如果实际测量是90厘米,对于比较紧身的上衣,可以选择胸围为92 - 94厘米的尺码;对于宽松款式的上衣,可以选择更大一些的尺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