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这家互联网公司,可能是指曾经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具有极高地位,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加剧,面临发展困境的企业。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市场变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曾经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市场规则和消费者需求,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2. "竞争加剧":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新进入者不断涌现,原有的市场领导者可能因为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等原因,逐渐失去优势。
3. "战略调整":企业可能因为战略失误,如过度扩张、投资失误等,导致资金链紧张,不得不采取出售资产、出售业务等手段来维持运营。
4. "政策影响":互联网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一些政策调整可能对企业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这类企业,出售资产、寻求合作等方式是常见的求生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只是权宜之计,长期来看,企业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具体到您提到的这家企业,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给出更详细的解答。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背景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分析。
相关内容:
今年1月初,有外媒报道称,雅虎将出售一副地块。今年4月下旬,有苹果工程师爆料,包括谷歌、苹果在内的近10家互联网和科技巨头都在竞购这块地皮。
雅虎打算出售的地块,总面积48.6英亩,该地块绝大部分为空地
雅虎准备出售的这块地位于硅谷中心区,是2006年买进的,当时雅虎花费了1.06亿美元。当时雅虎的计划是修建13栋办公和研发大楼——但这个计划从未施行。
据Silicon Valley Business Journal报道,乐视也将竞购雅虎上述地块,并且已经击败其他竞争对手。但乐视方面尚未证实此事。
LeEco(乐视生态)位于加州San Jose总部外景
2006年之前,雅虎还压制着谷歌,是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公司,并且已称霸8年之久;但就在当年,雅虎被谷歌超越,退居行业第二;10年之后的2016年,经营惨淡的雅虎竟然要靠卖地求生。而这也意味着,互联网1.0时代的王者,正在加速退出历史舞台,曾经属于雅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雅虎的快速崛起和迅速没落
雅虎创立于1995年,是互联网1.0时代无可争议的王者。它首先确立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全世界至今遵守的游戏规则——免费、开放和营利,可以说是整个互联网行业贡献最大的企业。有人甚至评价:100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行业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是杨致远和戴维·费罗——雅虎的两位创立者。
由于踏准了互联网第一轮爆发期的时代浪潮,雅虎曾经创造了设立企业1年即上市的奇迹,也曾在21世纪初经历互联网泡沫沉重打击但翻身成功,在它的示范作用下,中国诞生了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在发明了互联网广告这一业务后,雅虎开发出了一个千亿美元级的新市场;在互联网用户大量增加,互联网广告成为可能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也发展了起来。
雅虎曾霸占互联网行业长达八年之久,也曾经历过爆发式的增长。从1996年到2006年,雅虎的营业额增长了260倍,从2000多万美元增长到60多亿美元,同期IBM和微软营业额分别增长了20%和10倍,远低于雅虎。
但辉煌来得快,去得更快。从行业地位来看,雅虎的衰落始于2006年,当年它从互联网行业第一的位置摔下来,被谷歌取而代之;从业绩来看,雅虎的衰落要晚3年:2008年,雅虎营业收入创出72.0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在2009年就迅速下滑至64.6亿美元,从2010年之后,雅虎营收再也没有回升到50亿美元之上。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这几年来,雅虎的日子都不好过,公司经营一直处于大幅收缩的状态。
2011年,雅虎在线广告市场业务(这可是雅虎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谷歌和Facebook的业务增长而出现大幅萎缩,在线广告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15.7%降到2011年的9.5%。因为业务萎缩和机构臃肿,2012年尚有14100名员工的雅虎,甚至裁掉了2000名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14%,这也是雅虎在过去22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
今年4月20日,雅虎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是让外界更加确信,这家门户网站的鼻祖已经病入膏肓。在这份季报中,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移动、视频、原生广告和社交等业务表现平淡,营收同比仅增长了7%,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58%。
因未能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而持续面临财务困境,去年底开始,媒体报道雅虎计划出售这块规划建设未来全球总部的地皮,以弥补亏空的“钱袋子”,而这笔交易或许意味着雅虎再也无法迈出扩张的脚步,甚至意味着第一代互联网巨头就此倒下。
摊子太大,业务都没做好
雅虎没有因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而衰落,反而是在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一蹶不振,这让人难以理解——互联网,这本应当是雅虎的基因。
雅虎之败,和很多失败的企业相似:摊子铺得太大,结果各个领域都没有做好。
图片来自东方IC
比如:在上一轮互联网泡沫当中,本来还算谨慎的雅虎出了昏招——他以50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NBA球队达拉斯小牛老板库班(就是那个每场都出席主队球赛的超级球迷)的Broadcast.com公司,但这家公司后来每年只为雅虎创造了2000万美元的产值,更别说利润了。
在艰难挺过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打击后,很快恢复元气的雅虎又将扩张的目标瞄准了搜索引擎市场,准备和谷歌一较高下。雅虎自己并不具备搜索技术,于是它需要大规模并购,比如它以十几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搜索广告公司Overture,它还收购了搜索引擎inktomi公司。
雅虎进军搜索引擎市场,实际是以己之短,对人之长。因为雅虎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是品牌广告,几乎没人能与它竞争;搜索引擎是谷歌的强项,是雅虎的弱项。尽管雅虎也在努力,但它的搜索引擎产品始终要劣于谷歌。
在2006年时,有人总结出了雅虎在互联网各个细分领域尴尬的行业地位:
1,在搜索引擎市场,雅虎第二;
2,在即时通讯(IM)市场,雅虎排第三;
3,在在线招聘市场,雅虎排第二;
4,在线上旅游订票市场,雅虎排第三
……
要做到行业前三很难,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但做到前三还不够,因为只有第一名才有赚大钱的可能性。雅虎就是这样,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却无法收到预期的回报。
如今,有关雅虎的新闻主要有三类,换CEO、卖资产、被并购。要说唯一的亮点,那就是它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
互联网2.0时代,雅虎的前进之路已经被谷歌和Facebook彻底堵死,雅虎就如一颗即将燃尽所有能量的恒星,继续黯淡下去。
雅虎大事记:
1995年,雅虎成立;
1996年,雅虎上市,创下新公司上市最短时间的纪录;
1998年,成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并长期压制住了美国在线和微软的MSN;
2001年,由于互联网泡沫,雅虎股价达到创纪录的400美元;
2002年,收购搜索引擎inktomi;
2003年,收购搜索广告公司Overture,和谷歌展开竞争;
2005年,投资阿里巴巴;
2006年,被谷歌超越,成为互联网行业第二,从此一蹶不振;
2008年,微软提出以4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但这笔交易未成功;
2012年,创始人杨致远宣布辞去在雅虎的一切职务,同年CEO斯科特·汤普森因为学位造假而离职,这样雅虎5年换了5个CEO。7月,前谷歌副总裁玛丽莎·梅耶尔出人雅虎CEO。
2016年2月,市场再度传出雅虎可能出售核心资产(即互联网业务),微软可能是潜在买家。
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推出了新功能你知道吗?
升级到最新版后,
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置顶了。
欢迎把每经小编置顶,
第一时间接收内容推送,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抢不到沙发了。
点开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