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听起来像是一个促销活动,其中商家承诺顾客购买衣服后返还60%的金额。以下可能发生的情况和结果:
1. "促销活动真实有效":
- 如果这个促销活动是真实有效的,那么顾客在购买衣服后,商家会按照承诺返还60%的金额。这样,顾客实际上只支付了商品原价的40%,相当于打了六折。
2. "促销活动存在陷阱":
- 然而,这种情况也可能存在一些陷阱:
- "隐藏条件":商家可能设定了诸多限制条件,比如只能在特定时间段内消费、只能购买特定品牌或款式、返款需要一定时间等,这些条件可能会让顾客感到不便或难以满足。
- "虚假宣传":商家可能夸大了返款比例,实际上返还的金额远低于60%。
- "服务质量问题":顾客可能对衣服的质量或服务不满意,但返款条件难以满足。
3. "可能的结果":
- 如果促销活动是真实的,顾客可能会非常满意,因为实际上得到了很大的优惠。
- 如果促销活动存在陷阱,顾客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实际享受到的优惠远低于预期,甚至可能遇到退款困难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 "仔细阅读促销条款":在参与任何促销活动之前,仔细阅读所有条款和条件,了解返款的具体要求和限制。
- "保留证据":在购买时保留好所有
相关内容:


日前,周小姐拨打新闻热线称:去年12月在义乌地下商场(世纪商城)某女装店消费时,店家告知参加店里的“白吃猫”活动,消费后能抢红包和返利共计60%,因此她一口气消费了1807元的女装产品。然而时至今日,店家仍未兑现承诺,还有810.26元未返还。
鼓励消费者当“白吃猫”
商家却迟迟不返利
去年12月30日,金华市民周小姐和朋友在义乌世纪商城“IHIMI品牌女装店”消费时,被店家的“白吃猫”返利活动吸引,一口气在店内消费了1807元。

“当时老板说,衣服是全场4.5折,参加店里的‘白吃猫’活动,可以参与现场摇现金红包,更有机会摇到现场免单,而且她保证人人都有奖。”周小姐回忆说,最让她心动的还是红包之外的“排队退款福利”。
周小姐告诉记者,商家承诺购物后可以参加“白吃猫”排队退款,红包加上退款,总返利金额为消费金额的60%,但名额只限30人。周小姐现场就动了心,决定参加活动。
当时,周小姐在店员的指导下关注了一个名为“白吃猫”的小程序,通过微信扫二维码支付1807元服装款后,随即就参加了摇红包返利活动。“我摇到了221.86元的大红包,而且红包立刻到账,当时就深信这个活动不会有问题。”周小姐出示了“白吃猫”小程序的“个人中心”截图,显示当晚又收到一笔提示为“广告惊喜”的51.98元退款,截至当天共有273.84元返利进账。“当时我排名第六位。”周小姐说,“按店员的说法,等前面5位完成60%退款时,我也能领到剩余返利。”
然而,令周小姐没想到的是,一周后,退款进度仍旧停滞不前,排队金额始终显示着“810.36元”。“这意味着,商家在那两次返利后一直没有给我兑现剩余款项。”周小姐通过店家组织的微信群联系上对方,但对方的说辞,从“还在排队”到“生意不好,等一等”“过年了,年后说吧”,始终没有给出明确回复。
今年3月,当周小姐催促商家兑现返利承诺时,却发现“白吃猫”小程序已提示“暂停服务”,群里的店员表示需下载“白吃猫APP”才能了解进度。此外,对返利一事仍保持推诿态度。“要不你到店里来买衣服,剩下的钱抵扣40%的现金?”对于店家抛出的解决方案,周小姐表示“我只想要返利”。
监管部门提醒
参加返利促销需“理性消费”
意识到自己的返利可能无法兑现后,周小姐向义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稠城监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曾组织双方调解,但服装店店主不同意协商调解。“我们还组织队员到服装店了解情况,店主表示,当事店员已离职,她不清楚情况,不参加调解。”该工作人员表示。
当记者提及“白吃猫”返利平台时,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该平台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尚不能跨区域调解。“消费纠纷是民事纠纷,现行没有强制调解的法律规定。”工作人员建议,投诉人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
那这个宣称能“白吃”“白拿”的“白吃猫”到底是什么?记者从义乌多个商家处了解到,“白吃猫”是一个主打返利促销的平台。去年,“白吃猫”的工作人员曾在义乌做过推广活动,当时餐饮、娱乐、服装等多个行业的店家引进了该平台,希望借助平台规则稳固客源,回馈客户。
对此,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返利促销等商家活动意在刺激消费,消费者还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引发纠纷。
大家爱看
➥刚刚,义乌与阿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马云为何牵手世界“小商品之都”?
➥一大波效果图来袭!绿地朝阳门、胜利社区回迁房……未来长这样!
➥重磅!签约率超80%!义乌下车门区块征收补偿协议正式生效
来源:浙中新报
监制:施宇翔|主编:童晓|责编:何冬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