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这些国民品牌早已悄然姓‘外’,国货崛起之路在何方?

揭秘,这些国民品牌早已悄然姓‘外’,国货崛起之路在何方?"/

这句话可能指的是一些曾经是中国本土品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品牌被外国企业收购或控股,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姓外”了。这种情况在商业领域并不罕见,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海尔" - 虽然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品牌,但其背后有美国通用电气(GE)的投资。
2. "联想" - 联想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但在2005年被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3. "美的" - 美的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知名品牌,但它的前身——美的集团,在2016年收购了全球家电巨头——东芝的家电业务。
4. "TCL" - TCL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另一大品牌,但其电视业务在2014年被法国汤姆逊收购。
5. "阿里巴巴" - 虽然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但它的创始人马云在2019年将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引入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
这些品牌的“姓外”现象,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品牌文化、民族情感等方面的讨论。但无论如何,这些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仍然巨大。

相关内容: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你每天用的大宝SOD蜜,可能正给公司打工呢!

小时候那句-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词还回荡在耳边,没想到这瓶几块钱的国民面霜,早被强生收入囊中整整16年了。

厨房里的金龙鱼食用油更让人跌破眼镜——你以为它是中粮亲儿子?

实际上这尾-中国龙-背后真正的操盘手竟是ADM公司,靠着-1:1:1-的黄金营销密码,每年从中国主妇的炒锅里卷走千亿。

火腿肠霸主双汇的故事更戏剧化!

2006年漯河肉联厂突然被高盛抄底收购,当时多少人捶胸顿足:咱们从小吃到大的火腿肠,咋就成华尔街的盘中餐了?

哈尔滨啤酒的百年老字号招牌下,藏着百威英博的洋商标。

这个1900年就诞生的中国啤酒鼻祖,被资本收购后硬是靠洋管理续了命,你说这是老树发新芽还是丢了魂?

最绝的当属海飞丝!

多少大妈至今还以为这是国产货,殊不知人家早被宝洁公司-偷家-三十多年,连带潘婷、飘柔都成了披着中文名的-洋亲戚-。

现在逛超市就像开盲盒——你以为在支持国货,钱袋子早溜出国门转了个弯。

不是说外资企业不好,但下次往购物车扔东西前,可得擦亮眼睛看看户口本咯!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财经等公开报道)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