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化妆品商标侵权胜诉案中,林智敏律师代理的“花漾”品牌成功获得赔偿98万元。以下是该案件的简要情况:
一、案件背景
“花漾”品牌是一家专注于化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以天然、健康、安全为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花漾”品牌的化妆品,严重侵犯了“花漾”品牌的合法权益。
二、案件经过
1. 2019年,林智敏律师接受“花漾”品牌的委托,代理其维权案件。
2. 通过调查取证,林智敏律师发现多家店铺销售的化妆品涉嫌侵犯“花漾”品牌商标权。
3. 2020年,林智敏律师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4. 经过审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花漾”品牌经济损失98万元。
三、案件结果
1. 侵权方停止了侵犯“花漾”品牌商标权的行为。
2. “花漾”品牌获得了98万元的赔偿。
四、案件意义
1. 此案有力地维护了“花漾”品牌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
2. 提高了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为其他化妆品企业维权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总之,林智敏律师代理“花
相关内容:
当事人
原告:某知名化妆品品牌(中国)公司
代理律师:林智敏(原告方代理律师)
被告:广州某化妆品有限公司
案情简介
被告未经许可,在其生产、销售的护手霜产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高度近似的“花漾美肌”标识,并通过电商平台及线下渠道销售,导致消费者混淆。原告“花漾”品牌商标已在中国注册多年,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侵权产品销售额达300万元,对原告品牌形象及市场份额造成严重损害。
原告(我方)诉讼请求
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销毁库存及侵权标识;
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00万元;
判令被告在《中国化妆品报》及电商平台首页刊登致歉声明。
被告辩护意见
主张被控侵权标识与原告商标存在局部差异,不构成近似;
辩称销售行为系代理商独立操作,被告主观无侵权故意;
认为原告主张赔偿金额过高,缺乏实际损失证据。
案件争议焦点
1、侵权标识与原告商标是否构成“混淆性近似”?
2、被告是否具有主观恶意及侵权情节严重性?
3赔偿金额的合理计算依据?
判决结果
1、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销毁库存侵权产品及包装材料;
2、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98万元;
3、被告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在《中国化妆品报》刊登致歉声明。
法官观点
1、商标近似性认定:被控标识在文字构成、字体设计及整体视觉效果上与原告商标高度近似,足以导致消费者混淆(《商标法》第五十七条);2、主观恶意认定:被告作为同业经营者,明知原告商标知名度仍持续侵权,且未提供合法授权证据;3、赔偿金额计算:综合考量侵权产品销量、利润率及原告商誉损失,采用法定赔偿上限裁量。案件总结
本案通过以下策略实现胜诉:
1、固定电商平台销售数据、侵权产品实物及消费者混淆调查报告;
2、结合《商标审查标准》论证“整体比对+显著部分比对”原则,强化混淆可能性;
3、通过同类产品利润率推算侵权获利,支撑高额赔偿诉求。
该案入选2024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典型案例,彰显司法机关对恶意商标侵权行为的严惩态度。
本案关键词
#广州商标侵权律师 #商标维权胜诉案例 #林智敏律师 #商标侵权纠纷律师
#商标侵权纠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