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集体降价的现象可能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市场饱和":随着奢侈品市场的逐渐饱和,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需求可能已经达到一个高峰,进一步的增长空间有限。
2. "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下降,导致奢侈品销售不畅。
3. "竞争加剧":一些新兴品牌崛起,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奢侈品选择,对传统奢侈品牌构成挑战。
4. "政策因素":某些国家或地区对奢侈品消费实施税收调整,如提高奢侈品进口关税,也可能导致品牌降价以维持市场份额。
5. "品牌策略调整":奢侈品牌可能意识到单纯依靠涨价策略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的效果有限,因此开始调整策略,通过降价来刺激销售。
涨价策略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
1. "消费者抵触":消费者可能对奢侈品涨价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当经济环境不佳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2. "品牌形象受损":长期涨价可能导致品牌形象变得过于奢侈,难以吸引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3. "市场反馈":如果市场对涨价策略的反应不佳,奢侈品牌可能会调整策略,转向降价以保持竞争力。
总之,奢侈品牌集体降价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市场现象,涉及多方面因素。对于奢侈品牌而言,如何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同时,实现销售增长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关内容:
旗下拥有路易威登、迪奥等品牌的路威酩轩(LVMH)集团,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至191亿欧元,核心的时装与皮具部门销售额仅为92亿欧元,同比下滑5%,为近两年来最差表现。另一头部奢侈品集团开云,第三季度收入大跌15%至38亿欧元,占集团一半收入的核心品牌古驰收入大跌26%至16亿欧元,预计全年持续经营业务盈利较去年同期几乎减半,创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爱马仕第三季度业绩倒是颇为稳健,收入增长11%至37亿欧元,前三季度收入上涨14%,但该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
多家奢侈品牌承认,反复涨价的策略失败,并面对市场现实选择降价策略。英国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表示,未来将降低皮具售价。而在两年前,该品牌宣布整体产品售价将上涨15%。根据截至9月底的2025财年半年报,博柏利收入下降22%至10.9亿英镑,调整后营业亏损为4100万英镑。另一英国奢侈皮具品牌玛葆俪Mulberry计划将60%的产品定价低于旗舰产品的价格1095英镑,以此提高销量。该品牌上半年也出现营收利润双下滑,截至9月30日收入下降19%,亏损扩大23%至1570万英镑。
“奢侈品牌通过涨价来提升品牌形象,对于该策略,显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不买账。”独立时尚咨询师雪筠表示,根据国内社交媒体的反馈,价格太高成为人们消费奢侈品的重要阻碍。她指出,近年来奢侈品牌为了提高业绩,不断提价,触及消费者的上限,加剧奢侈品牌客户流失,业绩下滑,从而不断恶性循环。
贝恩咨询表示,在全球奢侈品行业遇冷趋势下,奢侈品消费者数量在过去两年里约减少了5000万,其中年轻消费者的流失尤为显著。该机构预计,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预计将下滑2%至3630亿欧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徐倩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