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家服装店因销售与知名品牌ONLY服装外观高度相似的仿制品,被判赔偿108万元。以下是该案例的详细情况:
1. 案件背景
该服装店位于我国某城市,主要从事服装销售。为吸引顾客,该店大量销售与ONLY品牌服装外观高度相似的仿制品,价格远低于正品。在经营过程中,该店涉嫌侵犯ONLY品牌服装的知识产权,被ONLY品牌方发现。
2. 案件审理
经审理,法院认为,该服装店销售与ONLY品牌服装外观高度相似的仿制品,侵犯了ONLY品牌的知识产权,构成不正当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该服装店赔偿ONLY品牌方经济损失108万元。
3. 案件影响
此案判决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它提醒了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4. 专家观点
知识产权专家表示,此案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自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以免遭受法律制裁。
总之,此案警示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注重诚信经营,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商品时要提高警惕,
相关内容:
ONLY和VEROMODA是国内知名的女装品牌。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各种“同款”、“仿版”也层出不穷,有淘宝店铺的经营者就因此被告上法庭。4月27日,南都记者从余杭法院公众号获悉,近日,该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法院认定,被告地晴公司完全仿制相同款式的服装,并低价销售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赔偿108万余元。


据余杭法院介绍,近期,ONLY和VEROMODA品牌的经营者绫致公司注意到一家以专门销售ONLY及VEROMODA“同款”服装的淘宝店铺,店铺中的服装虽然被冠上了自己的商标,但款式设计与ONLY和VEROMODA几乎一模一样。同时,该淘宝店的经营者还通过微信销售上述“山寨”商品。于是,绫致公司以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该淘宝店铺的经营者地晴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地晴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200余万。
经过比对,查明地晴公司开设的淘宝店铺“八怡官方直销店”中共有75款服装的款式与原告经营的ONLY和VEROMODA品牌店铺中的服装款式相同,甚至连商品名称中所包含的款号也是完全一致。部分商品下还有买家给予的诸如“和专柜还原度很高”、“用不到一件的钱买了一身”、“和专柜差不多”的评价。
原告在该店铺中公证购买了数款服装,服装内标签均标注了地晴公司的商标“BAYI”,吊牌上也标注了“BAYI八怡”标识及二维码,扫描该二维码后显示为一个昵称为“扶墙”的微信用户。原告随后通过微信与其联系,并微信下单购买了几款服装,收到的服装上的标识亦与前述一致。同时,“扶墙”的微信朋友圈中有多个服装展示图片,并附有“接受批发预定”、“专柜品质”等信息,部分图片中还带有ONLY和VEROMODA标识。
同时,根据原告对后台订单数据的梳理,有两个淘宝用户自2016年至2019年期间在ONLY官方旗舰店、veromoda官方旗舰店陆续购买了数百件不同款式的服装,买家的收货地址和联系电话恰好与“八怡官方直销店”以及“扶墙”微信购买服装时的发货地址和电话一致。另外,原告还提交了一份刑事判决书,判决书认定地晴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吴某以广州市番禺区某处为工作室和仓库,委托他人生产假冒“FILA”和“ONLY”品牌的服装,并通过“八怡官方直销店”销售,该工作室和仓库的地址正是前述侵权服装的发货地址。
可见,被告地晴公司通过大量购买绫致公司经营、销售的ONLY、VEROMODA品牌服装,再完全仿制相同款式的服装通过淘宝店铺、微信等途径低价销售。
法院经审理认为,此案中,地晴公司借由他人品牌产品款式及商誉获取交易机会的行为,直接侵害了为了创新服装款式、积累品牌商誉的经营者的利益,进一步损害了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机制,最终也必将损害最广大的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减少社会总福利,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而具有不正当性。
最终,法院认定被告地晴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判决其赔偿绫致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08万余元。
采写:实习生 周灵茜 南都记者 吴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