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专栏:《看我今天怎么说》绝非、绝非、绝非爆冷

《看我今天怎么说》,从电影名字已见不一样心思。是「看」,不是听。因为语言是手语,要听的话,用眼睛,不是耳朵。看我,不是说Watch me,请观众留心的意思,是字面,对于说话,要用看,改一改习惯,改一改角度。聋人,不是用口表达的人,一样有话「说」。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锺雪莹荣获金马影后,很多人用「爆冷」去形容,由当时反感到现在。重要的事说三次:绝非、绝非、绝非爆冷。(有理由相信,这样说的人没有看过作品,不是拾人牙慧,当个九流意见抄写员,就是没看同项其他候选单位们的演出,只以资历名气论成绩。)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作为关爱电影,作品有没有「左胶」、说教成份?有,但并不过份肉麻,亦有改善空间,只是任何善良都被粗暴打成左胶,就令我最X憎左胶,因为是他们令善良变得软弱、白痴和讨厌。

与其说是关爱电影,更贴切是coming of age类型,主轴是成长,「聋」是一个大课题,让主角们去认识、摸索、审视、也模塑好自己,如何去面对和处理这个成长的「障碍」。障碍的意思并非一个故障或者缺陷,它像任何「成为自己」之前的困难和阵痛,如其他人可以是父母的期望包袱,兄弟姊妹间的角力,不局限生理上的挣扎。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对于聋,角色们约可分为心态三级制,一个包括左中右的「平衡」布局:子信(游学修)和素恩(锺雪莹)差不多是两个极端,一个完全拥抱,视之为没有不正常,不需要把自己由聋「拗」听,听不见是different(不同),不是less(不足)。素恩则因为妈妈的介意和逼迫, 从小被高压训练她要活得像个「正常人」,否则就像有耻有憾似的;不准手语,用助听器用人工耳蜗,要她听也说口语,被迫对聋有一种近乎绝对否定。Alan(吴祉昊)是中间派,最幸运,父母开明,家境不错,他有自由和资源,去选择聋听相宜,植入人工耳窝,有口语亦有手语能力,最融入社会,又有自己的事业。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小学鸡子信和Alan的学校童年往事老友鬼鬼一段,最好玩惹笑又自然,小朋友天真率性,对「正常」标籤/暴力的顺从性最低,最没有计算,甚至不是反叛,只是一种天然行为,顺着自己的天赋与世界沟通,老师为了要小朋友融入主流社会,禁止学生用手语,孩子的反抗,正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无异于一种言论自由的保卫,拒绝因用母语而被扭曲。两位小演员都演得好,尤其是演子信的郑进希,小演员演得好一定是导演之功。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长大后的子信有点愤世,来自生活的局限和不甘心,不认命,把自己当一回事的人,不会轻易接受世界给自己的裁决,要创造和突破命运,你认为他冥顽不灵,他是我自求我道。但如果不是聋人,这角色是有点cliché平面典型的,完全简化了人性的複杂,游学修可以发挥的空间也不大。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最大亮点一定是锺雪,从眼神到身体语言,永远流露一种格格不入和寂寞,她锻造了属于角色的整个氛围。从片首至最后,她整个soul searching的过程,充满细碎的挣扎,像长期受惊的小动物,由乖乖女、怕事、服从妈妈,经过两个男生的两种刺激,仿祖与占组合的打开和解放,她终于敢面对内在的真我,像学行一样跌跌碰碰,选择自己的路,儘管违背甚至辜负了母亲的寄望,但人生是自己的,她要不断学习接受和了解自己,为人父母的也要不断学习接受和了解子女。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这是黄修平最成熟之作,也最有意境,尤其素恩在天台与自己对话一幕,一只被困在笼中多年的鸟,一个没有发言权,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弱势,一直在找自己的声音,终于找到勇气飞出去,为自己的生命做一次主张,是近来看过的港产片之中我的第一位,比《爸爸》更好。有朋友说我偏心黄修平,没有,《狂舞派3》的难受简直有数度夺门而出的冲动,如非尊重片主Winnie Tsang,我已经先走为敬了。有些电影,不看完是早点cut lost。

(图片来源:《看我今天怎么说》)

我同意影片有少少娘、矫枉过正也是「关爱电影」常见的毛病,最碍眼还是woke味的说教,戒不清某种捐钱广告的guilt trip看官况味。社会课题,关怀弱势,如果能少一点当自己慈善作品,教化观众,期待关爱,豁然就定位剧情片,达到商业成功不是更好吗?基本上大部份电影都是关心社会的,剖开人性的,慈善包装纸,大可不必。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