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这条古街能够从不理解到拍手称好的变化,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文化传承":泰州古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和展示这些文化元素,让人们对古街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2. "合理规划与设计":在古街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既保留了古街的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之更具吸引力。
3. "商业氛围营造":通过引入特色商业、餐饮、旅游服务等,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使古街成为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街区。
4. "文化展示与活动":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民俗活动、节庆庆典等,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泰州古街的文化魅力。
5.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古街的交通、照明、卫生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6. "居民参与与支持":在古街更新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让居民成为古街更新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7.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泰州古街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泰州古街能够从不理解到拍手称好,主要得益于其在历史文化传承、规划设计、商业氛围、文化展示、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参与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努力。
相关内容: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8月4日下午,泰州市城区税东街。临近下班时间,路上行人和车辆流量明显增加。洛米唯娅服饰店负责人苗婉华整理着店铺,静候顾客光临。聊起这条街的变化,苗婉华快人快语:“沿街立面出新了,路面平整了,店招规范了,看上去顺眼多了。”

自明清以来,税东街就是泰州市区重要的商业街区,因临近古税务桥而得名。在这里,明清故居与新式建筑交相辉映,盐税文化和历史底蕴丰富厚重。但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体量过大、色彩过艳的店招遮盖了建筑立面,违法建设、路面破损、夜景照明杂乱无序等问题凸显,税东街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韵味,商业一条街一度成为“问题一条街”。
税东街的嬗变,是从去年6月开始的。借助泰州承办省运会的契机,海陵区城管局顺势启动了税东街“百日微更新”行动,而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沿街商家的不理解、不配合。
“我们家店招挺好看的,为啥要换”“封起来改造,让我们生意怎么做”……百来家商户反对声音此起彼伏。苗婉华认为,自家卖衣服的,橱窗展示很重要,封起来改造,生意肯定受到影响。
在泰州市海陵区城管局局长肖乐看来,古街微更新是好事,但前提是获得商家的支持,要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损失。随后,一个“税东街商户联盟”微信工作群建立,商家提问题,城管部门想办法解决。
店招拆了顾客找不到店面?每家拉上标有店名的横幅暂时过渡;新店招不满意?请来北京一家专业设计公司拿出样板,再根据各家需求修改到商家满意为止。
“一家家敲门,耐心讲政策、定方案,跑一趟不行就两趟,两趟不行就三趟,白天吃了闭门羹那就晚上再去,甚至还挨过扫把赶。”拆除违法建设也是古街微更新工作的一大难事,海陵区城管局城中中队副队长夏青记得很清楚,在与一商户沟通拆除违法建设时,当初对方死活都不肯,可当看到别家门前干净清爽时,也就松了口。慢慢的,质疑声烟消云散,商家从不受欢迎变成了笑脸相迎。从整治启动到施工完成,税东街微更新只用了100多天时间,先后拆除楼顶字牌30处、一店多招26处、违法建设10处,拆破拆旧5000平米、铺设道板砖340平米。

被涂改的墙面恢复为白墙,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整干净,统一设计安装的店招与古街浑然一体,被店招遮挡的瓦檐得以展示出来……税东街的嬗变还不止于此,裸露的空调外机以花格窗遮罩,屋檐的金色光和墙面的暖白光互相映衬,配上五彩斑斓的染树灯,给夜晚下的古街增添另一番韵味。
税东街微更新的背后,折射出泰州秉承不破坏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的理念。泰州市城管局局长孙桂银说,该市坚持以“小切口”推进城市微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夜幕降临,税东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前来逛街的市民唐慧说,微更新后的古街焕然一新,行走其中,看明清建筑、尝特色小吃,是一件幸福的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鑫
通讯员 车向前 孟桃
编辑: 卢佳乐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