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友谊关口岸作为中越两国的重要陆路口岸,近年来在促进双边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最新报道,该口岸入境货物数量大幅增长,其中“舌尖经济”类产品成为主力军。
以下是这一现象的几个可能原因:
1.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中越友谊关口岸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农产品、水产品等具有独特风味和较低价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3. "交通便利":中越友谊关口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两国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4. "文化交流":中越两国在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深厚渊源,这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基础。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
5. "越南经济发展":近年来,越南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南政府也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以下是“舌尖经济”类产品在友谊关口岸入境增长的具体表现:
1. "农产品":越南的咖啡、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以其优良品质和较低价格,受到我国消费者的喜爱。
2. "水产品":越南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水产品品质优良,深受我国消费者欢迎。
3
相关内容:
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的友谊关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盟各国最便捷的陆路口岸,与越南谅山的友谊口岸相连接。
凭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舌尖经济”依旧是友谊关口岸入境货物主力军。延续往年入境势头,新鲜热带水果蝉联入境货物第一位。2017年,该口岸共检验检疫新鲜水果15041批次,货值36620万美元,同比增长20.9%、55.2%。其中,龙眼入境量最大,泰国榴莲增幅最大。蔬菜类和食品类进口也取得新进展,辣椒实现零的突破,越南糕点货物量突飞猛进。
纺织品稳步增长是2017年友谊关口岸入境货物的一大亮点。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全年共检验检疫纺织品257批次、货值1135.7万美元,货物量增长约三成,其中棉制针织等纺织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受人工成本的影响,纺织品类企业纷纷将工厂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进行生产。其中耐克、G2000等品牌在东南亚国家生产后,将产品通过友谊关口岸发往中国分销。可以预见,未来纺织品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为应对日趋增长的通关货物量,凭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局全面压缩了检验检疫通关时长,强化各环节管控,切实降低检测时长,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和检验检疫效率。下一步,检验检疫部门还将进一步优化通关服务,保证入境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的东盟国家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