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这一代人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品牌的兴起。以下是一些80后很可能穿过的运动鞋品牌:
1. "李宁(Li-Ning)" - 作为中国本土的体育品牌,李宁在80年代末期开始崭露头角,其运动鞋深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
2. "安踏(ANTA)" - 安踏成立于1991年,80后在这个品牌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可能接触并穿过安踏的运动鞋。
3. "特步(XTEP)" - 特步成立于2001年,虽然80后中部分人可能没有在品牌成立时接触过,但这个品牌在21世纪初迅速崛起,很多80后也穿过特步的产品。
4. "耐克(Nike)" - 耐克作为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在80年代末期进入中国市场,其产品深受80后年轻人的追捧。
5. "阿迪达斯(Adidas)" - 与耐克类似,阿迪达斯也是80后可能穿过的国际运动品牌之一。
6. "锐步(Reebok)" - 锐步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在中国市场非常流行,很多80后可能穿过锐步的运动鞋。
这些品牌在80后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提供了运动装备,也成为了那个时代青春记忆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80后现在都已经步入了奔五的岁数了,也渐渐地开始怀旧起来。前几日看到网上有说80后小时候的穿戴,于是自己也开始在网上找找小时候穿过的运动鞋,这篇文章咱们就一起来怀旧怀旧吧。
首先是火炬牌运动鞋,废话少说,先上图。

火炬牌运动鞋经典款

火炬牌运动鞋经典款
这双鞋似乎每个80后男孩都穿过的吧。我清晰地记得这是我第一双真正意义上的运动鞋。而且当时除了火炬牌之外,还有许多仿冒这款的运动鞋,那些杂牌我肯定是不记得了。但是几乎每个男孩脚上都有过类似的一双这种运动鞋。大家不知道还记得不记得”劳保“这个词。我记得这个火炬牌运动鞋其实上是我父母厂里的”劳保“用品,一年可以领两双,而且这款我穿的时候似乎是96年或者是97年。当时父母肯定是以穿皮鞋为主的,所以这些运动鞋就变成了孩子们的鞋子了。我父母以前是上海石化总厂的职工,不知道各位看客里面有没有同样是这个上海石化的孩子,大家有空可以多来讨论讨论当年的上海石化,当年的金山海边,当年的滨海公园。
然后是奇安特牌运动鞋,我当时肯定是穿过的,也是一款经典款,跟火炬牌的设计非常类似。感觉当时的运动鞋款式非常单一。可惜我实在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奇安特这款经典的运动鞋了,希望有读者可以在评论区上个图让我再看看。这里先用奇安特的品牌logo聊以自慰吧。

奇安特品牌
真没想到啊,奇安特竟然是山东的品牌。我记得奇安特跟火炬的运动鞋好像价钱都在一百来块上下,对于当时父母工资也就一千多块的90年代,可以说如果是买一双,还真的是不小的一笔花费。
最后,我们要着重讲一讲这个品牌,叫做”倍福来“。先上他们的logo。

又是一个没想到,原来倍福来这个品牌是泰国正大集团跟回力的合资。回力不说了,肯定大家都知道,国产运动品牌鼻祖。正大集团,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当时央视周日下午的王牌电视节目,正大综艺就是泰国正大集团赞助的。我们最喜欢看的,当然是正大综艺的旅游节目,想着未来如果能去正大综艺里面介绍的国家就好了。现在是有条件了,不过,时间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倍福来应该在当时,对于初高中男生来说,已经近乎于轻奢这样的品牌。在90年代的中国,耐克和阿迪达斯刚刚进入中国,动辄几百元的运动鞋,那才是真正的奢侈品。脚上能有一双阿迪或者是耐克的鞋子,那这家人的条件肯定是非常不错的。我当时家里亲戚有送过一双锐步的运动鞋,我珍爱的呀,穿一次就擦一次,现在还在家里放着,跟新的一样。
话题回到倍福来,当时倍福来运动鞋基本价格在150-300元左右,其实也是不便宜的。不过对于普通工薪来说,一年买上一双,当然是过年的时候买,倒也不是不能承受。所以倍福来真的是每天都在穿。网上已经找不到我当时穿的几款了。只能找到下图这款了,看看评论区有没有人可以再多给贴一点图了。

倍福来运动鞋
我自己觉得倍福来运动鞋受欢迎,其实也得益于它相对比较活泼和新潮的设计。从这几张仅剩的图片也能看到,火炬牌或者奇安特相对设计的比较老气,成年人穿比较合适。倍福来有各种款式各种颜色,我以前要买倍福来,就得去上海的中百一店或者是华联商厦这种大型百货公司的倍福来专柜才行。当然,那个时候,在上海,看申花队比赛,穿倍福来运动鞋,是最流行的了。当时的广告词还叫啥,穿着倍福来,好运倍福来~~
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澎湃新闻的一个报道,倒是很有趣,怪不得倍福来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百名红通人员”张丽萍,外逃前曾任上海倍福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1999年8月逃往泰国,后长期藏匿于秘鲁。2016年3月,上海市追逃办锁定张丽萍的藏匿行踪后,派出工作组赴秘鲁,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劝返工作。
大家还有什么小时候穿运动鞋的事情,评论区讨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