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国产品牌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消费者对国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品质提升:我国国产品牌在技术创新、工艺水平、原材料选用等方面不断突破,使得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逐渐与国际大牌接轨。
2. 品牌建设:国产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故事、加强市场营销等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3. 价格优势:相较于国外品牌,国产品牌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
4.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产品牌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国产品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5. 消费者观念转变:随着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提高,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国外品牌,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品质。
以下是几个具体案例:
1. 手机行业: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内手机品牌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渐取代了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2. 家电行业:海尔、美的、格力等国内家电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
3. 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关内容:
随着新国货的崛起,当代年轻群体消费趋势发生改变,90后、00后消费者不再唯国外品牌是从。英国广播公司曾报道,长期以来,不少美国名牌在中国享有盛誉,深受消费者追捧。由于中国努力在战略性产业领域扶植本土品牌和骨干企业,淘汰低效劣质企业,增加质量竞争力,中国品牌的竞争力日渐提升,一些美国名牌的主宰地位受到威胁。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的苹果、星巴克以及日用消费巨头宝洁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受到挑战。
营销咨询公司Prophet日前发布的《中国最受欢迎50大品牌》调查报告显示,昔日在中国市场无往而不利的外国品牌似乎在这一年遭遇了滑铁卢。苹果从2017年的第五名跌出前十;耐克从第六名暴跌至第44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在上榜的50个品牌中,30个为中国本土品牌,这一数字在两年前仅为18。
路透社援引贝恩和凯度的数据分析,中国品牌在2017年占据了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75%,而五年前中国品牌占据市场的份额是66%,美国品牌在过去五年中的市场份额则下降了10%。
不可否认,在贴近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人都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本土品牌,华为、格力、伊利等品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贝恩咨询报告,2017年中国本土品牌赶超国际竞争对手的领域主要集中在21种消费品上,诸如护肤品、洗发水、婴儿奶粉等。中国本土品牌2017年增长了7.7%,而国际品牌增长只有0.4%。
铂慧在上海的高级合伙人Benoit Garbe总结道:“国外品牌的神秘感正逐渐消失,好的本土品牌更得人心。”那些深谙中国文化元素运营的本土企业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胸口印上“中国李宁”的卫衣格外畅销,中国风的“茶颜悦色”在消费和资本市场都受到青睐。
尼尔森发布的今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报告显示,随着民族情怀的上升,68%的中国消费者偏好国产品牌,即使有62%的消费者购买国外品牌,国产品牌仍是首选,并且有61%的消费者认为,性价比是买国货的重要决策因素。
外媒报道称,美国的品牌诸如帮宝适、高露洁牙膏、美赞臣婴儿奶粉等,在过去五年中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与此同时,中国品牌诸如滋源洗发水,百雀羚护肤产品的市场份额在迅速扩大。
来源:中国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