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院判决“惠氏”侵权案赔偿3000万,二审结果已经出炉。这起侵权案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二审的判决结果对维护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这起案件的简要回顾:
1. 案件背景:原告是一家知名企业,拥有某产品的专利权。被告“惠氏”公司未经授权,生产、销售与原告专利产品相似的产品,侵犯了原告的知识产权。
2. 一审结果: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惠氏”公司侵权,判决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000万元。
3. 二审结果:在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了此案。经审理,二审法院认为“惠氏”公司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遂判决“惠氏”公司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3000万元。
这起案件的二审结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在此,提醒广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勇于维权,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
“惠氏”是美国的百年品牌, 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婴幼儿奶粉界老品牌。
2010年,广州也成立了一家惠氏公司,销售的是母婴洗护产品,打的也是“惠氏”“Wyeth”“惠氏小狮子”标识。
广州惠氏在多年推广中各种暗示与美国惠氏公司有关联。
实际上,广州惠氏是侵权人。
4月26日,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此案:被告被判惩罚性赔偿3000万元及赔偿合理费用55万元。
这是浙江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以下简称《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第一案。

被告陈泽英与管晓坤曾系夫妻,管晓坤于2009年开始在香港设立惠氏中国有限公司,受让“惠氏”“Wyeth”等侵权商标及许可广州惠氏公司等使用,两人又设立广州正爱公司、青岛惠氏公司等销售实体,线上线下实施侵权行为;被告杭州向笛公司前身亦使用了“惠氏”作为企业字号,并在线上销售侵权产品,获利巨大,亦与广州惠氏公司共同经营网上店铺。
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于是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将广州惠氏公司、陈泽英、管晓坤、广州正爱公司、青岛惠氏公司、杭州向笛公司共同列为被告,要求广州惠氏公司等六被告停止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及合理费用55万元。
杭州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上述六被告共同实施了商标侵权行为,青岛惠氏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认为侵权获利至少1000万,确定3倍,最终全额支持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的诉讼请求,即赔偿3000万元和合理费用55万元。
各被告均不服,上诉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高院在审理后,进一步明确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弥补了一审以裁量性思路确定基数所导致的适用偏差,以惠氏公司和广州惠氏公司提交的证据为基础对惩罚性赔偿的基数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并以此确定了侵权获利的上限和下限。尤其是根据《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将基数与倍数分开计算,最终确定了赔偿总额。因该赔偿总额的下限已超过了惠氏公司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当庭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
本案是浙江适用《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的第一案,彰显了浙江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决心。本案的审理,进一步明确了适用惩罚性赔偿中“故意”和“情节严重”要件的认定标准,参考原被告提交的证据分别计算侵权获利以此确定基数的范围、将基数和倍数分别单独计算等审判经验的总结,为推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切实惩戒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贡献了司法智慧。
来源:小时新闻客户端
来源: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