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对童装的关注度提升,这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值得探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消费观念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穿着的舒适度和个性化。童装因其面料柔软、设计简洁、款式多变等特点,吸引了成年人消费者。
2. "品牌策略":一些服装品牌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出了适合成年人的童装款式。通过购买童装享受折扣,品牌可能希望增加成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3. "成人化趋势":随着时尚界对童装的关注度增加,童装的设计和款式逐渐趋向成人化。这使得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童装,甚至将其视为时尚搭配的一部分。
4. "环保意识":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童装,可能是出于环保考虑。童装的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但可以反复穿着,减少资源浪费。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品牌定位":品牌在推出童装时,应明确目标消费群体,避免过于成人化,以免失去童装市场的特色。
2. "消费者教育":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时尚而忽视穿着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3. "社会责任":品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关注社会责任,鼓励可持续消费,减少资源浪费。
总之,成年人对童装的关注度提升,是消费观念、品牌策略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体现。对此,我们既要看到其中的机遇,也要关注潜在
相关内容:
社交平台上刮起了一阵风:成年人买童装。
今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为自己购买童装的成年消费者,他们选择购买童装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身高支持买童装,有的是因为童装比成年人的服饰便宜……
不过,也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在她看来,成年人愿意买童装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童装变得成人化,很多童装只是把成年人的服装缩小。这是否会让儿童过早接触成年人的世界?
成年人为何盯上童装?
购买童装的价格或相当于打七折
“成人薅品牌大码童装也太香了!”
“被女装伤透了心,又贵又不好看,还不如看大码童装……”
近年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购买童装的心得,这似乎成了消费领域的新潮流。
红星资本局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他们选择购买童装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是因为身高支持买童装,有人是因为童装比成年人的服装便宜,还有人是因为童装的面料比成人服装舒适。
消费者黄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她的身高为156cm。2019年,在购买羽绒服时,她无意中发现160尺码的童装对她来说很合适,此后她多次购买童装,“我见过的童装最大码是170”。
也有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如果是购买大品牌的服装,在款型相似的前提下,童装往往比成年人的服装更为便宜。
以拉夫劳伦品牌为例,红星资本局浏览其官方线上商城发现,一款玫红色的圆领针织开襟衫,成人款的售价为1393元,童装款的售价为973元,两者相差420元。

截图自拉夫劳伦品牌官方线上商城
对比客服提供的尺码数据,童装款的L码和与成人款的XS码、S码尺寸接近,且该客服告诉红星资本局,成人款和童装款的材质一样,都是棉材质。
这也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能穿上拉夫劳伦的童装,其购买童装款相当于打七折。
成人购买童装引发乱象
消费者观察:童装在变得成人化
事实上,在成年人把目光投向童装时,也引发了一些乱象。
早前,话题“成人试穿优衣库童装”曾登上微博热搜榜。据媒体报道,有170cm左右身高的消费者拿着优衣库120尺寸的童装试穿,衣服被撑大后只能报废处理。
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曾购买过某欧美品牌的童装,欧美人骨架相对比亚洲人大,码数更加宽松,穿童装不会有压力,但如果有人硬穿童装把衣服撑大,这是不道德的。
王女士还告诉红星资本局,依照她的观察,成年人愿意买童装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童装正在变得成人化,很多童装只是把成年人的服装缩小,风格与成年人一致。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一种打扮孩童的“奶辣风”也正在盛行。所谓的“奶辣风”,是指孩童穿着性感,但因为年龄小显出几分稚气。
“现在信息获取非常便捷,儿童可能过早接触成年人的议题,模仿大人的行为,穿着打扮也是一种体现。我会想:是不是需要给小朋友的成长留有一些纯净天真的空间呢?”王女士对红星资本局感慨称。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