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香港艺术展览:M+《杨沛铿:别离庭》、大馆河原温回顾展、Joan Cornellà个展

踏入7月,香港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将陆续推出大型展览,包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和M+《杨沛铿:别离庭》等,另外着名西班牙艺术家Joan Cornellà事隔4年也再度在⾹港举办个⼈作品展。一起看看有哪些值得一访的7月香港艺术展览吧!

「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展览现场,2025年(图片来源:摄影梁誉聪,图片由M+提供)

7月香港艺术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展览《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

伊斯兰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孕育出来的非凡艺术和工艺不只让人叹为观止,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最近与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联手,举办特别展览《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展出90件瑰宝,带领观众探索伊斯兰艺术的文化与魅力,以及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特别展览(图片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特别展览(图片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览分为4个单元,展示萨法维、莫卧儿和鄂图曼王朝的艺术结晶。提及伊斯兰艺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地毯。是次展览展出15幅珍品,每一张都呈现了精细的编织工艺,由印度南部戈尔康达王国首都海得拉巴的苏丹宫殿编织的巨型地毯更是长达16米,另外拥有450年历史、由萨法维君主赠予威尼斯总督的萨法维王朝苏莱曼一世的「打猎」图地毯也非常值得一看。

《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特别展览(图片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特别展览(图片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除了地毯,展览亦展出瓷器、金属工艺品、彩绘手稿及玉器等不同艺术品,让观众有机会一睹多件难得一见的珍品,如萨法维王朝苏莱曼一世所藏的《古兰经》、鄂图曼镶嵌木箱、产自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缠枝莲纹折沿盆等。对伊斯兰艺术有兴趣的朋友,记得把握机会近距离看看这些艺术瑰宝!

萨法维王朝苏莱曼一世所藏《古兰经》(图片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萨法维王朝苏莱曼一世所藏《古兰经》(图片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天方奇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
日期:即日起至10月6日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9
票价:成年门票HK$150/特惠门票HK$75*(可于同日参观博物馆展厅 1 至7专题展览)
*适用于7岁至11岁小童、全日制学生、60岁或以上长者、残疾人士(与一名同行照料者)与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

7月香港艺术展览|M+《杨沛铿:别离庭》

香港艺术家杨沛铿去年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视艺双年展外围展,以个展《双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将香港的金鱼街带到威尼斯。展览吸引超过20万名观众,创下了香港外围展迄今的最佳纪录。M+《杨沛铿:别离庭》回应展则继续透过「别离」的概念,探索人类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关係。 

《(不是你的)逃避洞》,「杨沛铿:双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览现场,2024年,作品由M+委约创作,2024年(图片来源:© 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图片由M+委约拍摄,2024年)

《杨沛铿:别离庭》展览现场,2025年(图片来源:梁誉聪,M+提供)

这次回顾展杨沛铿并没有直接複製威尼斯展览,而是选择将鱼缸抽空。展览第一部分犹如被弃置的水族店,以一排排空空如也、水迹斑驳的鱼缸带出「别离」的概念。鱼向来与水共生,如果水缸没有水,也没有鱼,意义又何在?别离是否一定以为着缺失?相信大家会在这个「弃置水族店」找到自己的答案。

展览由M+委约创作,2024年(图片来源:©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图片由M+委约拍摄,2024年)

《杨沛铿:别离庭》展览现场,2025年(图片来源:林炜然,M+提供)

《杨沛铿:别离庭》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2日
地点: M+包陪丽、渡伸一郎展厅
票价:成人门票HK$120/特惠门票HK$60*
*适用于全日制学生、7至11岁的小童、60岁或以上的长者、残疾人士(与一 名同行照料者),以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助人。

7月香港艺术展览|M+《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

除了《杨沛铿:别离庭》,最近M+也正在举行特别展览《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展出逾200件作品,回溯广东艺术与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与香港的紧密连结。

「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展览现场,2025年 (图片来源:摄影郑乐天,图片由M+提供)

展览分为「图像与现实」、「身分与性别」、「地方与国家」和「平行世界」4部分,探讨广东艺术家如何在动荡时局及艺术潮流的碰撞中,发展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作品涵括了水墨画、油画、版画、摄影等不同媒介,不少展品更为首次公开展出。

「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 代」展览现场,2025年(图片来源:摄影郑乐天 图片由M+提供)

为呼应是次特别展览,M+特别邀请艺术家兼策展人戴光郁构思装置作品《如此江山》,逾200位艺术家与艺术系学生由即日起至8月10日会在2楼焦点空间合作重绘傅抱石与广东画家关山月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1959)。

「戴光郁:如此江山」展演现场,2025年(图片来源:,摄影梁誉聪,图片由M+提供)

《广东摩登:艺术与视觉文化,1900至1970年代》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地点:M+地下大堂展厅
票价:成人门票HK$240/特惠门票HK$120*(持有此特别展览门票的访客可参观所有展览)

*适用于全日制学生、7至11岁的小童、60岁或以上的长者、残疾人士(与一 名同行照料者),以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助人。

7月香港艺术展览|大馆当代美术馆《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若说艺术艰涩难懂,那么不侷限于形式或媒介、强调想法本身就是艺术的「概念艺术」可能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大馆当代美术馆呈献概念艺术先驱河原温逝世后全球首个大型美术馆个展《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回顾他于1978年访港期间的创作与足迹。

《今天》系列,1966–2013,塑胶彩布本、手工纸箱,许多内含剪报,尺寸可变,「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览场景,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5(图片来源:大馆当代美术馆)

河原温最为人熟悉的作品,相信就是《今天》系列,每幅作品仅呈现创作当天的日期,白色文字置于单色背景之上,以极其直接却异常深刻的方式纪录了时间的流逝。河原温的足迹遍布世界,香港亦是其中一个重要据点。他于1978年12月46岁生日时造访香港,在港期间也贯彻每日创作「日期绘画」的仪式。是次展览展出他访港期间的创作,包括《我遇见》、《我去过》、《我起床》、《我阅读》、《我还活着》与两幅日期绘画,以及两张河原温在文华东方酒店房间内的相片。

「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览场景,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5(图片来源:大馆当代美术馆)

「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览场景,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5(图片来源:大馆当代美术馆)

河原温一生以游牧方式旅居世界,他利用明信片、电报、日曆等当时的通讯工具纪录他的生活和旅程,渐渐发展出以文字为核心的艺术语言,作品超越传统美学,呈现颠覆性的意念表达。在大众都习惯在数码平台打卡与更新动态的数码时代, 河原温如此原始却有温度的作品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触。

「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览场景,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25(图片来源:大馆当代美术馆)

《河原温: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日期:即日至8月17日
地点:赛马会艺方一楼展厅及F仓

7月香港艺术展览|大馆当代美术馆《开箱2025:光之合奏》

大馆当代美术馆延续去年打破与「白立方」空间的展览形式,今年夏季再带来互动艺术项目「开箱」系列。《开箱2025:光之合奏》由日本艺术家大巻伸嗣带领创作,邀请观众化身创作者共同创作,绘製独一无二的花卉图案,让作品在美术馆空间中蔓延绽放。

(图片来源:《开箱2025:光之合奏》)

(图片来源:《开箱2025:光之合奏》)

《开箱2025:光之合奏》
日期:7月5日至8月3日
地点:大馆赛马会艺方三楼

7月香港艺术展览|Eaton HK「取向未来」骄傲月活动

为响应6月全球「同志骄傲月」及7月的「身心障碍骄傲月」,Eaton HK将以「取向未来」为主题,于6月9日至7月20日期间举办一系列有关多元性别和性小众文化的活动,带出边缘群体面对全球文化变迁及挑战下的坚韧与反抗精神。

(图片来源:子朗)

《Soft Crash摄影展:时尚、性别与酷儿凝视》

传统上,时尚和摄影经常被框限于二元对立的框架中,透过异性恋主流和男性视角来呈现作品。《Soft Crash》透过酷儿、跨性别及非二元性别的摄影师及被摄者的视角挑战这种狭隘观念。我们一般觉得停车场只是个短暂停留的空间,从来不是主角,展览特别选址Eaton HK停车场上落客区,以此隐喻许多酷儿人士的生活经历——总是在不同边界之间徘徊,存在于抵达与离开、可见与被忽视之间。

(图片来源:子朗)

在提倡多元共融的时代,性小众依然活在「可见」与「被理解」的夹缝之间。为了找到归属感,我们为自己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籤,而那些难以定义的生命经验,又会否因此失去了原本的开放与留白之美?

(图片来源:子朗)

《Soft Crash摄影展:时尚、性别与酷儿凝视》
日期:即日起至7月20日
地址:香港逸东酒店停车场
阅读更多:专访策展人郭家赐Kary Kwok

义肢:酷儿、夬儿艺术表演与档案展览

身心障碍在文化叙事和论述中经常被歪曲为励志故事,但小众需要的其实是一视同仁而非刻意的关心。艺术家王溪曼和杨小芳受David T. Mitchell和Sharon L. Snyder提出的「以身心障碍为叙事手法」启发,将以展览和行为艺术从酷儿和夬儿(Crip)的视角出发解构并批判充满偏见的文化叙事,带出小众群体的真实故事。

王溪曼表演Le rêve, «dieu des sauvages»(图片来源:Eaton HK)

日期:即日起至7月20日
地点:香港逸东酒店 Tomorrow Maybe

7月香港艺术展览|Joan Cornellà⾹港个⼈作品展

国际知名西班牙艺术家Joan Cornellà向来以趣怪的画风和黑色幽默见称,作品充满玩味之余,又一针见血讽刺时弊,IG已吸引超过300万追蹤人数。最近Joan Cornellà事隔4年再度来港举办个人作品展,将展出超过100幅纸本作品,更会带来全新的限量版模型和印刷作品等。

(图片来源:Joan Cornellà)

Joan Cornellà坦言如果他画作中的情景发⽣在现实⽣活,自己肯定笑不出来,然而正是作品鲜明的色彩加上画中人诡异的笑容,让观众能以另一角度反思各种荒唐的社会问题。展览同场会带来⼀系列周边商品,包括新书和新款T恤,各位粉丝记得把握机会!

(图片来源:IG@sirjoancornella)

Joan Cornellà⾹港个⼈作品展
日期:7月11至26日
地址:艺穗会(⾹港中环下亚厘毕道⼆号)

票价:HK$50(「扑飞」网上购票)

7月香港艺术展览|滙丰18区壁画印记

为庆祝160週年,滙丰在全港18区举办「滙丰18区壁画印记」活动,5位本地艺术家AAFK (Anny 及 Felipe)、Fever、 Peck 及 Sinic 携手合作,以18幅色彩缤纷的壁画艺术呈现各区特色,为社区添上艺术气氛。

(图片来源:滙丰18区壁画印记)

位于中环的壁画以夜光颜料展现五光十色的闹市夜生活,大坑的壁画运用香灰绘画舞火龙的热闹场面,而九龙城的壁画则取材自城寨的传奇故事,不妨趁周末发掘一下各区的精彩面貌!

(图片来源:滙丰18区壁画印记)

(图片来源:滙丰18区壁画印记)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