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猫618全周期服饰成交排行榜已经出炉,以下是部分排名情况:
1. 女装:
1.1 韩都衣舍
1.2 红蜻蜓
1.3 淘品牌
1.4 美特斯邦威
1.5 优衣库
2. 男装:
2.1 美特斯邦威
2.2 韩都衣舍
2.3 红蜻蜓
2.4 淘品牌
2.5 优衣库
3. 童装:
3.1 淘品牌
3.2 韩都衣舍
3.3 红蜻蜓
3.4 美特斯邦威
3.5 优衣库
4. 家居服:
4.1 淘品牌
4.2 韩都衣舍
4.3 红蜻蜓
4.4 美特斯邦威
4.5 优衣库
5. 运动服饰:
5.1 安踏
5.2 李宁
相关内容:
618刚过完,这服饰榜单一出,可太有意思了!
优衣库、UR、ZARA这些老面孔照样霸着前三,但仔细看,榜单里挤进来一堆新名字:无印良品、朗姿、江南布衣、Fabrique……连女装前20都冒出icicle之禾、致知这些陌生脸。

更绝的是京东,一个卖电子的,今年618服饰增速干到30%+,直接碾压天猫抖音的个位数增长。
这热闹背后,哪是什么巨头稳赢?
分明是消费者的钱包在悄悄换方向!

老牌子位置还在,可地盘明显松动了。
天猫那份榜单里,破千万的品牌冲过1020个,破百万的逼近7000,翻着跟头涨500%的商家都超过1060家。
女装、男装、内衣、鞋包,哪个细分榜单没几个突然冒头的黑马?
猫人内衣、保罗弗兰克男装这些,往年谁盯着看?

现在都成了“新上榜”的角儿。
说明啥?
消费者早就不满足于只认那几个大LOGO了,新鲜感、差异化,哪怕是小众点的牌子,只要戳中了点,照样有人买单。
京东这一仗赢得太扎眼。

天猫自己增长9.1%,抖音10.2%,拼多多5.6%,都算正常发挥。
京东呢?
闷声不响干出个30%+,等于别人的三倍多。
为啥?

不是消费者突然爱上在京东买衣服了,是人家抓准了痛点——“确定性质价比”。
新京报的数据说得明白,快四成人买衣服最看重材质做工靠谱。
京东618前搞的那个“安心品质标”,加上拼命推基础款、高质价比单品,直接戳中了这批讲实际、求安心的人。

难怪报告说基础款都成时尚C位了,大家是真不想为虚头巴脑的溢价浪费钱。
这股追求实在的劲头,还体现在“场景”上。
小红书的数据分析更透:羽绒服不止要暖,还得有“雪地氛围感”;包包不只看牌子,得配“海边穿搭”。
什么徒步鞋、防晒衣、编织包,搜索量都是翻着倍地涨。

消费逻辑彻底变了——衣服鞋子是拿来用的,得具体场合穿得舒服、搭得合适。
商家还在那猛推“爆款”?
不如想想,怎么让一件衣服在用户真实生活里多个场景都能穿得出去、不掉链子。
榜单年年有,今年格外透着一股“变天”的味道。

巨头们确实体量大,可增长动能明显在别处。
新玩家靠风格、靠细分场景撕开口子,京东靠死磕品质确定性弯道超车。
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要新鲜感,更要实实在在的穿着价值。
下次大促,商家们真得琢磨透了:用户买的不是那个LOGO,是生活里一个个具体瞬间的舒适和体面。
谁跟不上这个节奏,光想着吃老本,那位置再靠前,也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