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的数据,截至2023,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年营收大约在40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高于李宁的287亿和特步的135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具体数字以安踏体育最新的财报为准。
相关内容: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运动品牌的市场上,国际巨头耐克、阿迪达斯曾长期占据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前列,本土品牌一度在竞争中处于追赶位置。然而,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历经转型与革新,以硬核产品力和精准市场策略实现突围,李宁以国潮设计重塑品牌形象,去年全球营收达287亿元。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图片来源网络
特步通过多品牌布局稳步前行,营收亦有135亿元进账,而在国产运动品牌集体崛起的浪潮中,作为行业公认的“领头羊”,安踏去年的营收究竟达到了怎样的规模?李宁
2024年在全民健身和马拉松赛事复苏的背景下,李宁专业专注的策略为其带来了287亿元的营收规模。
信息来源金融界
从1990年创立之初,李宁便以“中国第一代运动品牌”的姿态踏入市场,他的创始人李宁的光环,为品牌注入了与生俱来的运动基因与民族自豪感。然而,面对国际运动品牌的冲击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李宁并未固步自封,而是在转型之路上大胆探索,成功完成从传统运动品牌向潮流文化符号的蜕变。
李宁门店
2018年,李宁以“悟道”系列亮相纽约时装周,这场将中国元素与街头潮流深度融合的时装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运动品牌的创新力。此后,李宁持续深挖“国潮”内核,推出敦煌联名系列、故宫宫廷文化联名系列等爆款产品。
敦煌系列
以敦煌系列为例,设计师将飞天壁画、九色鹿等经典元素融入运动服饰,通过数码印花、刺绣等工艺,让文化在运动装备上焕发新生,既彰显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消费者审美需求。除了设计上的突破,李宁在产品科技研发上同样不遗余力,品牌自主研发的云科技等中底材料,兼具轻量化与高回弹性能,为专业运动员与运动爱好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
在营销层面,李宁通过赞助国内外体育赛事、签约顶尖运动员,强化品牌的专业运动属性,同时与热门影视IP、潮流艺术家跨界合作,不断拓宽消费群体边界。而且通过与中国奥委会的长期合作,李宁强化了专业运动品牌形象,并将专业运动员级别的技术下放至大众产品。特步
当李宁以“国潮”开辟新赛道时,特步则另辟蹊径,凭借差异化战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和讯网
2024年,特步集团营收达135.77亿元,同比增长6.5%,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净利润约12.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创下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与发展韧性。特步在运动品牌中采取的差异化策略,将主要资源集中在马拉松领域,2024年,参与了全国44场马拉松赛事,其跑鞋在上海、北京、厦门等顶级赛事中的穿着率已超过国际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
专业运动员穿着特步“160X”系列在厦门马拉松创纪录和在巴黎夺冠的表现,强化了品牌专业形象。另一方面特步采用双品牌战略:主品牌聚焦大众跑步市场,年营收达135亿,同时通过收购索康尼切入高端市场,该品牌年营收突破10亿,增速57.2%。
特步门店
线上渠道方面,特步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力,电商渠道增长超过80%,有效触达年轻消费者群体。这一成绩不仅印证了差异化发展策略的有效性,更展现出特步在国产运动品牌阵营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为行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安踏
当李宁以国潮文化引领设计,特步凭借差异化战略开辟市场,安踏凭借“稳扎稳打 + 大胆拓展”的组合,稳稳站在国产运动品牌的C位。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实现13.58% 的同比增长,达到708.3 亿元,成为首个突破700 亿营收大关的中国体育品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运动品牌领域的领军地位。它不像有些品牌只盯着某一个方向,而是多条路同时开展,把专业运动和品牌扩张两手抓,硬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安踏门店
在专业运动装备方面,安踏一直舍得下功夫,大家熟悉的篮球鞋、跑步鞋,安踏都在悄悄升级,它研发的运动鞋底材料,穿着又轻又有弹性,不少爱运动的人穿过都夸好。而且安踏还长期赞助中国奥委会、中国国家队,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穿的运动服、运动鞋,很多都来自安踏,靠着和体育赛事的紧密合作,安踏在大家心里就是专业运动品牌的代名词。
安踏
除了把自家品牌做好,安踏还特别会买品牌,2009 年,它一口气拿下 FILA 中国业务,刚开始,FILA 在中国市场表现一般,但安踏把它重新包装定位,从店铺装修到产品设计全面升级,硬是把FILA做成了时尚运动界的头牌。后来,安踏又陆续收购了始祖鸟、萨洛蒙这些高端户外品牌,从大众运动到高端时尚,再到户外运动,安踏的品牌阵营越来越庞大,满足了不同人、不同场景的运动需求。结语
中国运动品牌正从国内领先者转向全球竞争者,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遇挫,但它们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积淀依然强大。
参考资料
晋江经济报——2025.04.01——国产体育用品营收首超国际巨头

金融界——2025.03.28——李宁交稳健经营“答卷”:2024年营收286.8亿元,锻造核心竞争力

新华财经客户端——2025.06.25——「新华财经调查」安踏布局“买买买”战略 模式是否可持续?

新浪财经——2025.04.03——头部品牌业绩创新高 国产运动行业凝聚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