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作为我国石油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都秉承“精益求精”的品牌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石油工程服务。以下是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塑造精益求精胜利品牌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1. 技术创新: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公司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石油工程技术和设备,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2. 人才培养: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质量管理: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项目设计、施工到验收,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
4. 安全生产: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持续改进,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5. 环境保护: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诚信经营:公司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市场竞争中,以诚信赢得客户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7. 企业文化建设: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
相关内容: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沙特项目部SP165队是众多钻井队的一支。在进入沙特市场5年后,该队在阿美公司的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9年前9个月,综合排名位列沙特市场所有井队的第二名,5月份更是一度坐到第一的宝座,刷新了中国石化井队排名新纪录。
记录浓缩着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外井队的成长。在多年的海外征战中,该公司积极适应高端市场要求,以打造一流、追求卓越为目标,生产运行上精益求精,经营管理上精打细算,在追求精益管理中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建立了一套适应海外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不断拓宽盈利空间,用优质高效服务,在高端油服市场叫响了胜利品牌。
科学优化、精益求精,打响胜利品牌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规模化进军海外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早。当2014年胜利石油工程公司9支井队进入沙特市场时,中原钻井已在此深耕多年。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外市场的起点并不算高。多数人第一次走出国门,没有经验。
起步虽晚,但近几年胜利井队在高端市场创出的纪录显示出他们后劲十足:中国石化在沙特的首台气井钻机提前22天顺利开钻;科威特项目部修井机搬迁实效由最初的平均36小时以上迈入10小时门槛,并创出4.5小时国工科威特分公司修井机搬迁最快纪录。
纪录意味着认可。初到海外的胜利人,发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克服语言障碍、高温环境、标准要求等不利因素,找特点、找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顺利通过9台钻机验收并成功开钻,打破了“一年最多开钻4台钻机”的业界传言。
信任在不断刷新的纪录中加深。沙特项目部6支井队成功续约,剩余4支井队续约工作稳步推进;中标2部非常规气井钻机,取得新突破。科威特项目部录井队伍由零扩大到9支,规模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纪录见证着胜利井队的精益求精。
海外市场是挣日费的市场,运行效率不高、安全事故频发,别说挣钱,甚至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情况。在科威特项目部经理杨鹏那里,有一个关于速度和效益的账单:如果修井机搬迁速度慢12小时,将影响利润4.4%;钻机井口搬迁速度慢24小时,将影响利润3%左右。项目部围绕提速提效花心思、下工夫,提升生产组织能力。沙特项目部形成“区域化优快钻井”和“快节奏井间搬迁”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生产模式,平均日费获取率从最初的88.9%迅速提升至98.6%。科威特项目部开展“我为创新创效献计策”活动,广泛征集提高搬迁时效、促进安全生产的好做法,每一支钻修井机都做到提前开钻,共获得甲方提前开钻奖励219万美元。
规范管理、精打细算,塑造胜利品牌
最近,科威特录井市场日费下降了近一半。如何保持录井项目持续盈利成为杨鹏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反复调研、商讨后,杨鹏决定在人力资源优化上做文章,加大外籍员工比例。如此一来,7支录井队一年可节省成本500余万元,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尝到人力资源优化带来的甜头,今年上半年,科威特项目部出台了《井队培养使用社会用工(国际劳工)奖励办法》,对当地化用工设置基础人员数,超出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鼓励井队增加外籍员工数量,降低成本。
市场永远是效益的较量,而成本,是牵住经济效益的“牛鼻子”。在甲方缩减投资的严峻形势下,海外项目部增强管控力量,构建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成为科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海外项目部已由最初的“保开钻”的粗放型管理向“保效益”的精细化管理转变,走向了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他们从装备、采购、安全等工作着手,构建制度规范,并将绩效考核作为督促制度落实的强力手段,从最初的日费获取、井间搬迁、物资采购几个单项关键重点抓起,逐渐拓展到安全监管、设备维保、党建工作等涉及日常运营的方面,精细管理实现全方位覆盖、全流程渗透。
设备检修配套、物流发运……科威特项目部经过摸索,制定出钻机设备检修配套和启动的运行办法,实施清单化作业,使钻机能够快速通过验收提前开钻。
SP165队优化作业工序、减少非必要物资报备、清退富余车辆。他们积极推行项目部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模式,压缩生产运行费用支出,实施全员挖潜增效,利润空间持续扩大。
“建立一套适应市场要求且行之有效的项目运行制度规范,是拓宽效益、拓展市场的必要手段。”杨鹏说。科学的制度流程正引导着海外干部员工向提高流程节点要效益、向挖潜增效要效益。
严苛执行、精雕细刻,擦亮胜利品牌
在进入沙特项目部SP110钻井队井场之前,工作人员将一个塑料卡片递到记者手中,要求填写姓名、血型等内容。填写完毕后,井队安全官崔一雄将记者带到办公板房内,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随后,他将填写的卡片插入现场人员的目录中。这个卡片他们称为T-card。无论是外来施工方还是检查人员,每一个要进入钻井井场的人员都要在大门口填写。“井场上有多少人,看T卡就知道,有助于紧急情况下快速点名。”崔一雄说。
沙特阿美公司是世界上安全要求最为严格的公司之一,对下属承包商有着严格的安全体系要求。安全工作抓不好,不仅是效益的问题,井队一旦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就会被市场除名。
安全是天,必须事无巨细、点滴不漏。沙特项目部严格对照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从一个绳套、一张标牌、一次演练入手,一丝不苟抓工作达标、抓规范落地,将安全防控各项标准规范体现到每一项琐碎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微小环节,并将绩效考核中安全绩效的比重提升到50%。科威特项目部把一线井场作为教育的课堂、管控的阵地,扎实开展风险识别、事故案例分享等安全活动,在钻机搬迁、起放井架等关键环节,钻机总监住井监控,确保特殊作业环节的安全生产。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中,沙特项目部8支队伍实现了连续5年无LTI(损失工作时间事故)的成绩,SP103队更是创造了13年无LTI的辉煌业绩。科威特项目部SP159队连年获得甲方安全生产奖励,累计达到110万美元。
在SP110队井场一侧,停放着一辆大巴车和一辆救护车。每天,井队司机都会启动这两辆车,检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这是所有井队的标配,是应急之需。 “甲方花了大价钱做安全工作,受益的是咱们。现在员工开展工作之前都会主动进行安全评估。”崔一雄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胜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