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儿童用品时,可以遵循以下市场监管总局的提示和建议:
1. "选择正规渠道":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专卖店或官方在线商城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2. "查看产品信息":购买前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品成分、适用年龄等信息。
3. "关注安全标准":选择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的产品,如GB(国标)、CE(欧洲标准)、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等。
4. "检查产品外观":确保产品表面无毛刺、锐角,以防儿童误伤;检查产品是否有破损、异味等质量问题。
5. "检查产品包装":包装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避免购买破损或标识不清的产品。
6. "索要发票":购买时务必索要正规发票,以便日后维权。
7. "了解退换货政策":了解商家的退换货政策,以便在产品存在问题时及时退换。
8. "关注产品召回信息":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或相关行业协会发布的产品召回信息,如发现购买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商家或生产厂家。
9. "谨慎购买二手产品":二手儿童用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建议谨慎购买。
10. "关注儿童用品市场动态":关注市场监管总局等官方渠道发布的儿童用品市场动态,了解最新安全标准和
相关内容: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儿童用品安全,针对学生文具、儿童三轮车、婴幼儿睡袋、弹射玩具和塑胶玩具5类重点产品发布消费提示,旨在通过介绍产品选购和使用等方面的常识,帮助家长和孩子们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相关产品,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筑牢安全防线,共度健康欢乐的节日。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儿童用品,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口碑的品牌。同时,要注意仔细查看产品标签标识,确认厂名厂址、执行标准、适用年龄、警示标语等信息。
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3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中含可入口的小零件,儿童三轮车、塑胶玩具未获得CCC认证等),或怀疑为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可留存购物凭证(发票、订单截图、支付记录)、产品照片等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质量安全无小事,儿童用品安全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加大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
详见选购和使用攻略!
↓ ↓ ↓





记者:王文博
转自:经济参考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