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破13亿!白T恤跨界“不务正业”逆袭成为行业黑马

一件普通的白T恤,在市场上可能只是众多服装产品中的一员,但有些品牌却能够凭借其独特的市场策略和创新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黑马。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一件白T恤如何实现年营收超13亿的逆袭:
1. "品牌定位":首先,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比如,某些品牌可能将白T恤定位为时尚、简约、舒适,适合各种场合穿着。
2. "设计创新":在白T恤的设计上,这些品牌会进行创新,如采用特殊面料、独特剪裁、印有创意图案等,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3. "营销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例如,与明星、网红合作,举办线下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
4. "供应链管理":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同时,通过优化库存管理,降低成本。
5. "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拓宽市场。例如,与知名运动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T恤,吸引更多消费者。
6. "个性化定制":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图案等,打造独一无二的T恤。
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
某品牌白T恤,通过以上策略,实现了年营收超13亿的业绩。以下是该品牌的一些成功经验:
1.

相关内容:

珠峰品牌营销笔记——

从亏损4000万到年入13亿,这家企业用“反骨精神”重塑服装业

在服装行业这个传统红海市场,一个新品牌以“不务正业”的姿态横空出世——成立仅一年就创收1亿,三年突破10亿,到2023年实现年营收13.12亿元。它就是拇指白小T,一个专注于基础款T恤的品牌。

当传统服装企业深陷库存压力和流量焦虑时,白小T却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增长曲线:全渠道复购率达37.6%,在抖音、京东等平台长期占据男装T恤品类第一的位置。

这个由前央视记者张勇创立的品牌,如何在巨头林立的服装市场杀出重围?

红海突围:一件白T恤的蓝海战略

2019年,张勇站在创业的废墟上。此前他投资的拇指衣橱项目三年亏损超4000万元,公司仅剩135万元和36名员工,背负着790万外债。朋友家人都劝他放弃,但这个“反骨”老板却选择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别人不是你,他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 我咬着牙心想,不能就这样失败了。”

张勇的破局之道出人意料——聚焦被行业忽视的T恤品类。他洞察到一个矛盾现象:高达2000亿元的T恤市场,竟没有一个专业品牌。

“所有服装品牌都卖T恤,却没有一个品牌专门做T恤,更没有谁成为T恤的代名词。”

白小T就此诞生,其命名就体现了品类即品牌的战略。当股东质疑“白小T”名字太局限于T恤品类时,张勇坚定认为:“白小T就要等于T恤,将来成功了,可以起别的名字做其他服装品类。”

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商业智慧:

T恤是整体往上走的品类,不涉及复杂版型匹配问题,退货率低

作为基本款,拥有超大的消费人群和日常刚需特性

行业长期缺乏革新,用户痛点未解决

通过极致聚焦,白小T在2020年非活动期间就将一件白T定价199元高位,一年内卖出100万件,创收1亿元,在巨头忽视的领域撕开了一道蓝海缺口。

科技赋能:用做手机的思维做服装

传统服装行业陷入款式与设计之争时,白小T却打出 “用科技重新定义服装” 的旗帜。在张勇眼中,白小T不是传统服装企业,而是一家拥有国家高新科技企业证书的科技公司。

产品创新上,白小T走了一条“变态级”路线:

针对白T恤易脏难洗的痛点,开发出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荷叶膜科技T恤,污渍一抖即落

引入液氨面料、气凝胶等航天材料,将宇航科技融入日常服装

把服装当作科技产品迭代:从纯棉圆领1代T、水光魔术2代T,到水柔棉3代T、液氨4代T等

为验证产品性能,张勇曾做出惊人之举:2020年冬天,从未去过高原的他爬上海拔6000米的珠峰冰川,仅穿一件薄内衣和航天材料保暖服,体验抗寒性能。

高原反应导致他头痛欲裂、三个通宵不能入睡、甚至大口吐血,全程真实的场景视频曝光后,售价1980元的 “宇航服”一抢而空。一些用户直言:“就冲你这种创业不要命的拼劲,我也得买一件!”

白小T还与宁波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材料科学领域深度研发,为品牌构筑技术护城河。张勇对待创新的态度近乎偏执:“哪怕花完了钱需要抵押房子,哪怕去借钱我也要创新。”

内容破局:在广告中演绎电影

当传统服装品牌热衷于明星代言和广告投放时,白小T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营销路径——用内容创造共鸣,在广告中演绎电影。

1. 创始人IP化:真实是最好的营销

2020年初,张勇亲自上阵拍摄了一条 2分47秒的短视频。没有专业灯光和麦克风,他在奢侈品代工厂现场讲述一朵新疆长绒棉如何变成新国货之光。这条“不务正业”的视频意外爆火,带来5500万元GMV。

“观众在开场5秒就已经被吸引住,想继续看一看你吹的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张勇总结道。这种真实、接地气的风格契合了抖音用户偏好,形成了 “这怎么可能” 的内容魔力。

2. 场景化体验:让产品自己说话

白小T的内容营销始终围绕 “让产品在极致场景中自我证明” 展开:

为展示竹纤维衬衫特性,团队深入蜀南竹海,拍摄竹子从砍伐到蒸煮的全过程

为推广防晒衣,张勇两次乘坐小飞机上天,拍摄穿越云层的画面

为测试新品,在发布会上接受零下196度液氮直喷

“过去的品牌是在电影当中植入广告,但是今天的品牌,比如我们白小T想干的事情是在广告当中演绎电影。”张勇如此定义新一代的内容策略。

3. 公私域联动:构建流量闭环

在流量获取上,白小T创造了独特的 “公私域协同”模式:

早期发现一个550粉丝的微信号卖出16万元货后,迅速复制N个微信号构建私域体系

在微信生态内实现用户精准分层,建立直接沟通渠道

通过专业内容连接用户,将传统“货架逻辑”升级为 “信任经济”

这套打法成效显著:2020年八个月里,白小T实现全网曝光7亿次,付费私域用户达40万。到2023年,品牌已拥有1000万付费用户。

反哺社会:用“不务正业”赢得尊重

2024年10月13日,白小T在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召开了一场“无主题,无明星、模特代言,无大咖站台”的发布会。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活动,却揭示了品牌更深层的追求——成为受人敬仰的世界品牌。

发布会上,白小T系统发布 “续航计划”,包括四大社会责任项目:

换衣工程:有偿回收消费者闲置衣物,处理后捐赠非洲等地需要的人群

护海计划:清理海洋化纤垃圾,制成再生纤维生产运动速干T恤

非洲易物:搭建跨境物资循环系统

环保地球:应对白色污染和地球变暖问题

更早之前,白小T已在2022年做出惊人之举:主动召回并环保销毁近700万元货值的残次品和仿冒品。当时公司利润仅500万元,但张勇认为:“次品不值得我花钱去销毁,掐灭团队的侥幸心理才是销毁的目的。”

这种看似不计成本的社会责任投入,反而成为品牌最有力的信任背书。张勇深受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影响:“企业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去解决社会问题,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就配有多大的企业规模。”

创业启示:从唯一到第一的战略哲学

回顾白小T的崛起历程,张勇总结出一套 “先唯一,再第一” 的战略哲学:

“那些小品牌,像我们这样的品牌,一定要通过消费洞察,创造一个全新的场域,或者创造一项全新的技术,亦或是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类,让你在竞争当中瞬间跟别人割裂,将自己从原来的纷繁复杂变成唯一,再把自己的唯一变第一,慢慢地再开始起到全局。”

这一哲学体现在白小T发展的每个关键决策中:

品类创新:在红海中开辟“防污T恤”新赛道

技术突破:将航天材料应用于日常服装

营销革命:用真实场景代替精美广告

价值重构:从卖产品到解决社会问题

对于创业者,张勇给出中肯建议:“赛道的选择要强于一切。如果你没想好千万别创业,因为创业不是人干的。”他认为30岁左右开始创业更合适,因为需要对“社会有认知,对人性有认知,对消费有洞察”。

未来征途:中国品牌的全球梦想

从2019年创立至今,白小T的业绩增长令人瞩目:

2020年:营收1.36亿元

2021年:营收7.6亿元

2022年:营收10.02亿元

2023年:营收13.12亿元

但张勇思考得更远:“中国超2万亿元规模的服装市场里,有白小T跟没有白小T有什么区别? 对人们会有什么影响?白小T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24年,白小T发布内置发热组件和发热装置的石墨烯纳米片温控轻量羽绒服,实现 “温控夹克,你想要几度就几度” 的科技突破。同时,品牌持续投入“续航计划”,为解决白色污染、地球变暖等人类共同问题贡献力量。

“干翻传统企业的一定不是另一个传统企业,而是更有‘反骨精神’的新品牌。” 白小T的崛起印证了这一点。它用五年时间证明:即使在最传统的行业,通过品类创新+科技赋能+内容革命+社会责任的组合拳,中国品牌也能突出重围,赢得世界尊重。

在张勇心中,白小T的终极目标从未改变——成为 “一个受人敬仰的世界品牌”。而这条路上,每一步“不务正业”的坚持,都在让梦想更近现实。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