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我无法提供实时数据或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的具体信息。通常,此类信息由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并可能通过新闻稿、官方网站或行业报告等形式对外公布。
为了获取最新的2024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的信息,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官方网站查询":访问中国农业农村部或相关行业协会的官方网站,查看是否有最新的公告或报道。
2. "新闻报道":关注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特别是农业、财经或地方新闻,可能会有相关的报道。
3. "行业报告":查阅农业、地理标志产品或品牌评价相关的行业报告,这些报告通常会包含相关品牌声誉的排名信息。
4. "联系发布机构":直接联系发布此排行榜的机构,如中国品牌研究院、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心等,获取官方数据。
请注意,获取此类信息可能需要一定的时效性,建议及时关注相关渠道获取最新信息。
相关内容:
7月14日,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正式发布。据悉该品牌榜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等单位组建联合课题组,开展“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的评价研究,涉及茶、蔬菜、果品、畜牧、中药材等农产品。声誉值从品牌能见率、认知行动率、品牌的好感评价率和消费体验评价率等指标进行评价,经由对大数据环境中的“自然言语”进行提取与解析而得出评价分数。
榜单分析
药食同源产品占主导
消费端对“健康养生”需求激增,药食同源产品更易融入日常饮食,市场接受度高,品牌溢价空间大。
上榜主力包括枸杞(宁夏、新疆精河、甘肃瓜州、玉门)、陈皮(广东新会)、黄精(山东泰山、安徽九华、湖南安化)、莲子(湖南湘莲、江西广昌、福建建宁)、罗汉果(广西永福、桂林)、菊花(浙江桐乡、河南开封)、金银花(山东平邑、河南封丘、湖南隆回)等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产品占据榜单前列。
其中枸杞和陈皮两个品类连续两次进入前三。

省份分布高度集中
TOP5省份(按上榜数量)
甘肃(8个):当归(岷县)、党参(陇西/平顺)、枸杞(瓜州/玉门/景泰)、大黄(礼县)等道地药材。
浙江(9个):杭白菊(桐乡)、佛手(金华)、乌药(天台)等特色品种。
安徽(9个):贡菊(滁州)、黄精(九华)、灵芝(霍山)等。
湖南、湖北(各7个):湘莲、黄精(安化)、福白菊(麻城)、半夏(洪湖)等。
云南、福建(各6个):三七(文山)、天麻(昭通)、金线莲(南靖)、白莲(建宁/五夫)等。
品牌声誉的特点
产地绑定强化,品牌均以“地理名称+药材名”命名,省命名的(如宁夏枸杞)、市命名的(如文山三七)、县命名的(如安化黄精)、山头命名的(如泰山黄精),强调道地性。
头部效应显著,前10名声誉值均超830分,与尾部(770分左右)差距达60分,反映消费者对知名产区的强认知。
品类细分深化,同一药材出现多产区品牌(如枸杞有宁夏、精河、瓜州;黄精有泰山、九华、安化),竞争趋向精细化。
榜单的思考
本榜以中药材作为农产品的主要身份对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进行评价。从客观上反应了在种植端、农产品加工端和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但是中药材产业涉及到的链条比较长,在中药材阶段,是属于农产品,加工炮制以后,会变成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提取配伍以后变成保健品、中成药等产品,属于工业领域。
在品牌评价中,是否把后端的工业领域纳入评价体系,以更全面的反映中药材的品牌知名度。还一个就是,目前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产地趁鲜加工国家大力推行的情况下,应该把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中药材产业端重点的评价指标。既符合中药材农产品的属性,也把药品的属性融入到评价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