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郁金香狂热到潮玩热潮,泡泡玛特与暴力熊的兴衰传奇与启示

标题:从郁金香泡沫到潮玩爆火:泡泡玛特与暴力熊的兴衰启示
一、引言
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到21世纪的潮玩市场,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泡沫的兴衰。泡泡玛特与暴力熊作为潮玩市场的佼佼者,其兴衰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二、郁金香泡沫的教训
1. 投机心理:郁金香泡沫时期,投资者盲目跟风,过度投机,导致市场泡沫破灭。
2. 监管缺失:荷兰政府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干预,使得泡沫进一步扩大。
3. 价值认知偏差:投资者将郁金香视为财富象征,忽视其本身价值。
三、泡泡玛特与暴力熊的兴衰
1. 暴力熊的崛起:暴力熊作为泡泡玛特旗下的爆款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迅速走红。
2. 潮玩市场的火爆:随着消费升级,年轻人对个性化、高品质的潮玩需求日益增长,潮玩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3. 泡泡玛特的扩张:泡泡玛特积极拓展产品线,从单品的火爆走向品牌化、产业链的全面布局。
4. 暴力熊的陨落: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暴力熊的火爆程度逐渐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其他品牌。
四、启示
1. 价值

相关内容:

之前孩子想买这个盲盒没给他买

我闲来没事就去了解了下。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郁金香泡沫。。。

在消费文化的长河中,潮流玩具异军突起,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领域。近年来,泡泡玛特旗下的 Labubu 掀起全球抢购热潮,限量款拍出天价,推动公司市值飙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暴力熊热度急剧降温,价格暴跌,市场遇冷。这两款现象级潮玩的兴衰轨迹,不禁让人联想起 17 世纪荷兰那场著名的郁金香泡沫,三者在市场运作、价格波动与社会影响等层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背后反映的是资本、消费心理与文化潮流的深度博弈。深入剖析它们的发展历程,对理解当下潮玩市场乃至更广泛的消费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Labubu 的爆火之路

Labubu 最初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于 2015 年创作,2019 年被泡泡玛特纳入旗下并进行商业化运营,从此踏上了爆火的征程。

从营销模式来看,泡泡玛特巧妙运用盲盒机制,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盲盒内产品款式随机,其中隐藏款概率低至 0.69%,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完美契合了消费者追求刺激与挑战的心理,促使他们不断重复购买,以集齐整套或抽中隐藏款。例如,许多消费者为了抽到心仪的 Labubu 款式,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多个盲盒,甚至出现整箱购买的情况。

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传播也为 Labubu 的爆火添柴加薪。从欧美天后蕾哈娜到足球巨星贝克汉姆,众多明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 Labubu 收藏,引发粉丝的疯狂追捧和效仿。在 TikTok 等社交媒体平台上,Labubu 开箱、展示、DIY 改造等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播放量达几十亿次,进一步扩大了 Labubu 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Labubu 独特的 “丑萌” 设计风格,也精准戳中了 Z 世代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其标志性的长耳朵、九颗牙齿的笑容,与传统可爱形象形成反差,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与态度,成为 Z 世代表达自我、彰显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热衷于对 Labubu 进行 DIY 改造,如镶钻、美黑等,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潮玩文化社交圈。

在二手市场上,Labubu 更是掀起了一阵炒作狂潮。限量款和隐藏款 Labubu 在二手平台上价格飙升,溢价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例如,原价 99 元的盲盒,隐藏款二手价可飙至 2300 元,与 Vans 的联名款更是被炒至 2.8 万元。在 2025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只 131cm 的薄荷色 Labubu 孤品以 108 万元的天价成交,震惊整个潮玩界,被称为 “塑料茅台”。

二、暴力熊的辉煌与衰落

暴力熊,本名 Bearbrick,由日本 Medicom Toy 公司于 2001 年推出。它以模块化积木熊为基础造型,通过与众多奢侈品品牌(如香奈儿)、知名艺术家(如 KAWS)的联名合作,成功塑造了高端、时尚的形象,迅速在潮玩界崭露头角,成为收藏家和潮流爱好者竞相追捧的对象。

在其发展巅峰时期,暴力熊的联名款备受推崇,拍卖价格屡创新高,部分限量版联名款拍卖价高达百万级,成为了中产阶层彰显身份和品味的象征。专卖店在全球各大黄金商圈纷纷开设,排队抢购、一熊难求的场景屡见不鲜。

然而,好景不长,暴力熊逐渐走向衰落。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暴力熊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仿品泛滥严重冲击了正版市场。义乌等地的工厂大量生产廉价的仿冒暴力熊,这些仿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使得正版产品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价格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暴力熊的审美逐渐疲劳,市场上缺乏创新的设计和玩法,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同时,资本逐渐转向新兴的流行 IP,暴力熊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势。

如今,暴力熊的市场热度已大不如前,二级市场遇冷,许多限量款价格暴跌,部分款式甚至出现 “二手几百元无人问津” 的情况,曾经的辉煌已成为过去式。

三、郁金香泡沫:历史的前车之鉴

17 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从土耳其传入后,因其独特的美感和稀缺性,迅速受到贵族和富商的追捧,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随着对郁金香需求的不断增加,价格开始持续上涨,这吸引了大量投机者的涌入。

在投机阶段,郁金香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仅买卖已收获的郁金香,还提前买卖未来将要收获的郁金香,期货市场应运而生。由于期货交易在实际货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实际支付货款,这极大地加剧了投机行为。人们疯狂地抢购郁金香期货合约,价格在短时间内暴涨了 5900%。一些珍贵的郁金香品种,如 “永远的奥古斯都”,价格更是飙升至令人咋舌的程度。

然而,1637 年初,郁金香泡沫突然破裂。价格狂跌不止,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泡沫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谨慎的投资者意识到价格已经远远脱离了郁金香的实际价值,开始抛售手中的郁金香,引发了市场恐慌。其次,随着郁金香交货日期的临近,投资者们发现将郁金香球茎种到地里后,很难再转手买卖,这使得市场对郁金香的需求迅速下降。此外,花农们大量种植郁金香,进口商也从海外大量进口,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下跌。

郁金香泡沫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深刻地揭示了投机炒作的危害,以及市场泡沫形成与破裂的过程,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四、三者对比:相似性与差异

(一)相似点

  1. 稀缺性与炒作:Labubu、暴力熊和郁金香都利用了稀缺性来引发市场的关注和炒作。Labubu 通过盲盒机制中的隐藏款、限量版,暴力熊通过与奢侈品和艺术家的联名限量款,郁金香则通过稀有品种,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假象,吸引消费者和投机者竞相追逐,推高价格。
  2. 资本与市场操纵:在三者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资本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投资者和投机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纷纷涌入市场,通过囤货、操纵价格等手段,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黄牛在 Labubu 和暴力熊的销售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垄断货源、哄抬价格,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在郁金香泡沫中,投机商们结成联盟,人为控制郁金香的出货量,推高价格,获取暴利。
  3.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在三者的市场现象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对财富的渴望、从众心理以及对独特性和身份象征的追求,使得消费者在市场热潮中失去理性,盲目跟风购买。拥有 Labubu、暴力熊或稀有郁金香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不惜花费大量金钱。
  4. 价格波动与市场风险:Labubu、暴力熊和郁金香的价格都经历了大幅波动。在市场热度高涨时,价格飙升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但随着市场趋势的转变,价格又迅速下跌,给投资者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市场泡沫破裂,暴力熊价格暴跌,许多收藏者损失惨重;郁金香泡沫破裂后,更是导致了荷兰经济的严重衰退。

(二)差异

  1. 产品属性与文化内涵:Labubu 作为潮玩,具有浓厚的现代流行文化和娱乐属性,其设计风格符合 Z 世代的审美和价值观,强调个性、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暴力熊则融合了日本的工业美学和亚文化元素,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与时尚、艺术领域相结合,成为一种高端时尚和身份地位的象征。郁金香作为一种花卉,最初是因其自然的美感和稀缺性受到关注,在荷兰社会中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交意义,如在社交场合中作为礼物赠送等。
  2. 市场受众与消费群体:Labubu 的主要受众是 Z 世代消费者,这一群体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消费观念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化和社交化,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为了追求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而消费。暴力熊的受众相对较为广泛,包括高净值收藏家、潮流爱好者等,其消费群体更注重产品的艺术价值、品牌联名和收藏潜力。郁金香泡沫时期,参与投机的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从贵族、富商到普通市民,几乎全民参与了这场郁金香投机狂潮。
  3. 产业发展与市场环境:Labubu 所处的潮玩产业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迅速发展,依托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进行传播和营销,产业链更加完善,包括设计、生产、销售、二手交易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暴力熊兴起于 21 世纪初,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趋势与现在有所不同,其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线下实体店铺、潮流展会等传统渠道。郁金香泡沫发生在 17 世纪的荷兰,当时荷兰是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先进的金融体系和商业氛围,但市场监管相对不完善,为投机行为提供了温床。

五、Labubu 热潮背后的隐忧

Labubu 当前的火爆局面与当年郁金香泡沫和暴力熊巅峰时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

在二手市场上,Labubu 的价格炒作已经呈现出过热的迹象。黄牛通过各种手段垄断货源,再以高价转售,使得 Labubu 的价格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例如,海关曾查获 144 只走私的 Labubu 玩偶,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市场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操纵行为。一旦市场热度下降,价格泡沫破裂,消费者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泡泡玛特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仿品问题也开始困扰 Labubu 市场。随着 Labubu 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商家开始生产仿冒产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这些仿品不仅质量参差不齐,还侵犯了泡泡玛特的知识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如果仿品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对 Labubu 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造成严重冲击。

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任何一种潮流趋势都难以永远保持热度。Labubu 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一旦这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消费者的兴趣可能会迅速转移。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他潮玩品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玩法,如果泡泡玛特不能持续创新,保持 Labubu 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六、结论与启示

Labubu 的爆火、暴力熊的兴衰以及郁金香泡沫,三者虽处于不同的时代和行业,但都深刻反映了市场规律与人性弱点。它们警示我们,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热潮时,都应保持理性和冷静,不盲目跟风,充分认识到价格泡沫可能带来的风险。

对于潮玩行业从业者而言,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新,避免过度依赖营销手段和炒作。泡泡玛特应加强对 Labubu 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仿品,维护市场秩序;同时,不断挖掘 Labubu 的新价值,拓展产品线和消费场景,延长其生命周期。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防止投机炒作引发的经济泡沫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让消费者和投资者在理性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价值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