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元一杯的饮品突然再次火爆,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价格优势":0.9元的价格非常亲民,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或者人们追求性价比的时候。
2. "营销策略":商家可能采取了某种促销策略,比如限时优惠、买一赠一、捆绑销售等方式,吸引了大量顾客。
3. "口碑传播":消费者通过口碑相传,使得这种饮品迅速在市场上获得关注。
4. "社交媒体效应":在社交媒体上,这种低廉的饮品可能成为了热门话题,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
5. "季节性因素":可能是由于季节变化,这种饮品更适合当前天气或节日氛围。
6. "品牌效应":如果这种饮品是某个知名品牌推出的,那么品牌的知名度也会对其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7. "差异化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种饮品可能通过独特的口味、包装或者服务,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总之,0.9元一杯的饮品之所以再次火爆,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优惠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对于商家来说,则可能是一个提升销量和品牌知名度的好机会。
相关内容:
夏日炎炎
雪糕、冷饮等消暑利器走红
还记得去年夏天大火的冰杯吗?
随着气温升高,它又回来了
7月16日,记者走访合肥多家便利店、生鲜超市发现,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冰杯买单,商家推出的“冰杯+饮品”组合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这场“冰生意”在今夏升温。

01
年轻人爱上DIY
外卖平台有商家月销冰杯超600杯
在潜山路上的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冰柜里摆满透明塑料冰杯,大致可分为纯净型和风味型两种,前者纯净无添加,配料表只有水,后者则融入咖啡、水果等元素,价格在3.5元到9.9元之间。
记者注意到,除常规方形冰块外,店内还销售整颗圆形冰块,一颗圆润的冰球重160克,售价8.9元。冰柜上张贴着冰杯与各类饮品的搭配推荐。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组合颇受欢迎,特别是下午茶时段和下班高峰期,吸引了不少上班族前来购买。
在齐云山路上的一家生鲜超市,记者看到冰柜里冰杯的口味更加多样,有冷萃经典咖啡、柠檬、绵绵绿豆沙、绵绵西瓜、乳酸菌等口味,售价均在6.9元/杯。正在冰柜前挑选商品的张女士说:“比起传统奶茶,自己调配冰饮更有仪式感,而且能控制甜度。”

在外卖平台,冰杯价格低至0.9元,月销量也十分可观,有部分商家已售超600杯。记者在某生鲜超市APP上看到,其冰棒回购榜显示,食用冰杯位于榜首,回购指数99%,食用冰和风味型冰杯也位于回购榜前列。

据《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冰杯的市场渗透率正在不断攀升。
除了冰杯,也有商家瞄准了家庭消费场景。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多种规格的袋装可食用冰块被摆放在冰柜显眼位置,一袋1000克的食用冰售价12元,包装上都明确标注了生产许可证编号和可食用场景、方法。

在社交平台上,#自制冰饮#话题已有超过200万浏览量,不少网友晒出在便利店购买的冰杯DIY作品。有测评达人曾表示,现在年轻人买冰不只是为了降温,更看重使用场景和仪式感。比如不同酒配不同形状的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美学。


02
茶饮品牌低价入局
冰块成引流利器
当商超品牌在把冰杯市场向上拓展时,茶饮品牌选择低价入局,拉低冰块的消费门槛。
蜜雪冰城推出仅售1元的大杯“雪王冰杯”,迅速成为畅销单品,甚至因为销售过于火爆,部分门店不得不紧急叫停冰杯的售卖。书亦烧仙草在部分区域推出单日每人限购3份的特惠冰杯,任意消费+1元就能换购冰杯,再加0.5元还能额外添加2片柠檬。
而古茗最近推出的1元冰水,虽然本质上只是一杯装满冰块和水的冰水,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倒入咖啡液就是冰美式”“塞一根棒棒糖就是韩式网红冰饮”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自发为简单的一杯冰水,解锁出各种“隐藏喝法”,相关推文突破数千条。

古茗推出售价1元的一杯冰水虽然构成简单,却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对于茶饮品牌来说,“一元战术”的冰块,是吸引消费者进店的利器,利用“来都来了”的心理机制,转化消费者再购买其他饮品。“原本只是想买一杯冰水尝尝鲜,但是进店后就忍不住又带了一杯果茶。”7月16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在瑶海万达的古茗门店告诉记者。
同时,冰杯的价值正在远超本身的冰块功能,成为夏日饮品的核心主角。激烈的外卖大战,也盯上了冰杯这项引流利器,价格甚至打到了0.01元。

外卖平台上,价格低廉的冰杯成为引流利器。
在美团外卖上,包河区的一位商家就推出30多元的调酒套餐,一份冰杯带动了一瓶酒和一杯茶的打包销售。外卖平台商家充分利用消费者喜欢DIY的心理,把冰杯作为核心融入各类消费场景中,和各类酒水饮料组合成DIY套餐,通过冰杯来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03
冰厂表示
“制冰并非简单把水冻起来”
近日,“山姆2公斤冰块卖22.8元”相关话题引热议,让网友直呼“水冻成冰身价倍增”,有人挺好奇:为啥会专门花钱去买杯冰块?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虽然市场火热,但关于可食用冰块价格的争议始终存在。有人认为“省去了自己制冰的麻烦,贵点也值”,但也有消费者则表示一瓶矿泉水的价格不过两三元,但将其冷冻成冰块后,售价却可能翻上数倍。
"很多人以为制冰就是简单地把水冻起来,其实远非如此。"合肥某制冰厂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正规食用冰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严格工序。首先是水源处理,必须使用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净化水,经过多级过滤系统;其次是专业制冰设备,一套完整的生产线投入往往超过百万元;此外还包括无尘车间的建设和维护、定期的质量检测等。
与普通瓶装水相比,食用冰的生产还需要考虑储存和运输成本。"冰块需要全程冷链运输,配送车辆都要特殊改装,这些都会推高成本。"王先生解释道。

对于时下流行的冰杯产品,王先生持保守态度:"目前冰杯的价格对于部分地区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偏高。"面对市场变化,王先生表示会继续专注于工业用冰和现有食用冰业务,"把老本行做好就行"。
王先生提醒消费者,购买食用冰要认准正规厂家产品,家庭自制冰块也要注意使用干净的水源和专用容器,确保食品安全。
健康提醒
冷饮虽然喝起来冰爽
但是注意!
过量喝冷饮小心肠胃吃不消
甚至容易引发中暑!
冷饮+冰西瓜,小心中招
医生介绍,夏天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就是急性肠胃炎。很多人喜欢夏天喝冷饮、吃冰西瓜,很容易引起肚子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温度的刺激,另一方面,夏天高温下细菌容易滋生,导致急性肠胃炎的发生。
此外,医生还提到,有些胃肠功能本身就不好的人群,再加上三伏天吃了一些生冷食物或作息改变,就容易出现胃口不开,或者诱发上腹疼痛、腹胀等功能性的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其实吃得越冰冷越容易中暑
吃冰镇食品的确很解热,然而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人体因局部温度很快下降而调节失衡,继而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医生提醒
冰饮对血管会有一定刺激,还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尤其是已经中暑的人,不宜喝冰镇啤酒和碳酸饮料解暑救急。夏天防中暑应怎么做?老人、体弱者、病人、孕妇、婴幼儿在高温期间减少户外逗留时间,适当多饮水。
你会选择自己制冰
还是买现成的冰杯?
记者:邵晓杰 朱汉翔
来源: 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