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能拍照、翻译、导航的眼镜,通常指的是增强现实(AR)眼镜。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类眼镜已经从概念走向了市场,并且受到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具有这些功能的眼镜:
1. "微软HoloLens":微软的HoloLens是一款集成了拍照、翻译和导航功能的AR眼镜。它可以在用户的视野中叠加虚拟图像,帮助用户在现实世界中识别物体、获取信息。
2. "谷歌Glass":虽然谷歌Glass已经停止生产,但它曾经是市场上第一款商业化的AR眼镜。它能够拍照、视频、发送短信和电子邮件,并且具备一些导航功能。
3. "雷蛇Rift S":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眼镜,但雷蛇的Rift S头戴式显示器通过特殊的镜片提供类似眼镜的体验。它主要用于虚拟现实(VR)游戏和体验,但也具备一些拍照和视频功能。
4. "联想Mirage Solo":这是一款独立的VR眼镜,虽然它不是AR眼镜,但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它也能够实现拍照和视频拍摄。
这些眼镜的价格通常较高,因为它们集成了复杂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使用这类眼镜的用户可以享受到以下优势:
- "便捷的拍照和视频":无需拿出手机或相机,就可以在眼镜中直接拍照或录制视频。
- "实时翻译":通过内置的翻译功能,用户可以即时翻译多种语言。
- "导航
相关内容:
受益于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近期,智能眼镜市场不断升温,线上线下销售火热,国产智能眼镜也迎来了一轮“上新潮”。
工作日傍晚,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眼镜店里,不少消费者正在体验智能眼镜产品,店长说,目前门店上架了近10款智能眼镜,功能从最简单的播放音频、拍照片视频到更复杂的语音助手、导航、翻译等,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近期,智能眼镜新产品集中上市,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
消费者孙女士表示,会把它当电子产品用,因为孙女士本身没有很严重的近视,所以更多是当时尚配饰结合运动相机来用,相机很重,但这种眼镜就很方便。
消费者陈先生说,配智能眼镜的话,平时就不用戴耳机了。甚至还有一些字幕在镜片上,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智能眼镜市场火热,这对传统眼镜厂商来说,意味着新的商机。
某眼镜生产企业CEO范勤说,在2025年到2029年之间,它的年复合增长率应该在60%以上。目前,有100多家智能眼镜的专区,未来三年有200多家眼镜店布局智能眼镜新的增量。

在线上购物平台上搜索智能眼镜发现,上线品牌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智能提词和实时翻译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功能,叠加国家对消费电子产品的补贴,带动相关产品销量大涨。
某电商平台数码业务部负责人赵烁说,近期,智能眼镜市场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了8倍,智能提词和实时翻译功能越来越受到职场人士、外贸人士和学生用户的喜欢,具有AI拍摄、AI识图等功能的智能眼镜也吸引了很多的科技爱好者,户外达人和摄影玩家。
产业链持续完善 智能眼镜更轻便 价格更“亲民”
智能眼镜销量大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业务量快速上升。近两年,国内智能眼镜关键技术不断成熟,产业链持续完善,智能眼镜更轻便价格更“亲民”。
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一个展厅里,某消费电子品牌XR(扩展现实)业务线总经理郭鹏展示了智能眼镜的不同用法,他说,智能眼镜的核心电子元件主要集中在镜腿上,再通过光波导技术将图像和文字展示在透明的镜片上,从而让人看到虚实结合的效果。

轻量化设计让智能眼镜重量更接近普通眼镜,从而提升佩戴体验,同时,智能眼镜的软件优化也在加速。今年以来,AI大模型各类应用快速落地,与智能眼镜深度融合,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AI交互场景。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07%,跃居全球第一。随着智能眼镜软硬件的不断成熟,未来,终端产品售价将持续下降。
郭鹏说,像光波导的眼镜,由于技术难度稍微高一点,一般在2000元到3000元;像观影类的眼镜现在基本上是1000元到2000元。随着量的增加,整个成本会非常快地下降。
转自央视财经微信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