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独领风骚,“例外”品牌演绎非凡魅力

“例外”这个词单独出现,在文博会的语境下,可以有多种理解,具体含义取决于上下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读:
1. "特展或专题板块 (Special Exhibition or Themed Section):" 可能指展会中一个独立的、非主流的部分,展示一些特别挑选的、具有代表性或独特性的展品。这个部分可能与其他展品在主题、年代、风格或来源上有所区别。 例如:“本次文博会特别设立‘例外’展区,集中展示非遗传承中的创新之作。”
2. "非代表性展品 (Non-Typical Exhibits):" 可能指一些不常被展出,或者不符合常规标准(如保存完好度、知名度等)的展品。它们之所以被展出,可能因为其历史价值、文化意义或故事性。 例如:“展馆角落的‘例外’区域,摆放着一些民间收藏的、看似普通却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物品。”
3. "特殊规则或安排 (Special Rules or Arrangements):" 可能指某些展品或区域有特殊的参观规定,比如需要预约、限制人数、需要特殊灯光或环境等,与其他地方不同。 例如:“这件珍贵的古画被安置在‘例外’区域,参观需遵守额外规定。”
4. "概念或主题探讨 (Conceptual or Thematic Exploration):"

相关内容: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白居易在《缭绫》一诗中描绘的唐代这一珍贵织物,穿越千年与智能车破圈合体了。

5月22日,文博会启幕当天,广汽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新品发布,例外时尚(EXCEPTION de MIXMIND)、方所文化(Fangsuo Commune)创始人兼董事长毛继鸿现场展示,绘制在新车上的缭绫花纹概念设计图。

这场文化盛宴中,例外、方所作为广东省文化产业的代表,以“经纬共生,智启东方”为题,在广汽·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联合发起的“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新品发布活动中,通过服装走秀的形式,展示了传袭再造“颂宋”、“寻找缭绫”等传统技艺与文化研究的项目转化成果,并通过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工作人员形象设计,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精神与创新设计表达。

“复活”失传千年的织造技艺

中国历史上的“绫罗绸缎”,“绫”排在首位。绫,盛传于唐宋,唐绫之中又以缭绫最负盛名。但迄今极少发现可以证实确属这类织品的实物,人们对其真实面貌更是知之甚少。

据悉,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开启,在数以千计的唐代珍宝中包括多件丝织品,在地宫发现的《衣物帐》中也明确记载有“缭绫浴袍五副各二事”。经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的共同研究,确定其中一件直领对襟盘绦纹长衫,就是《衣物帐》记载的“缭绫浴袍”。

缭绫,这一失传千年的唐代织造技艺,在“例外”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团队与“天一织造”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缭绫的寻找、还原、再造,得以“复活”。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展台上,以“紫地白描盘球绶带纹绫”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饰在光影间流动,再现了白居易笔下“春衣一对值千金”的华美风采。

本次文博会上,“寻找缭绫”系列,从缭绫的精神延伸,将传统与新生巧妙糅合,赋予其全新内涵。通过精湛的原材料、工艺与剪裁,将富有生命力、文化力的东方美学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为现代女性创造身心合一的体验。

对宋文化的探索与致敬

服装秀上,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工作人员形象设计服饰压轴亮相,身着中国馆志愿者服装的模特怀抱“例外”与中国馆联名出品的吉祥物熊猫悠悠玩偶出场。

共鸣“竹”的风貌演绎当代仪礼,溯源北宋画家文同《墨竹图》的写意风骨,融入唐代缭绫、汉服、马面裙等中国文化元素,以衣载道,彰显当代中国的大国气度与谦和之仪。

这是“颂宋”系列服饰,集中呈现“例外”对宋文化的探索与致敬。着眼宋代美学理念和思想哲学,追寻文人雅士生活的千重印记,围绕宋画、宋词、宋器等艺术精髓展开创作,于新时代传递古典文化之清声。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例外”对广州艺博院馆藏珍品的当代时尚演绎——以北宋画家文同《墨竹图》、“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竹石寒梅图》等文博元素为灵感,用时装设计语言解构中国山水,带来一场古今的诗意邂逅。

做文化的“摆渡人”

据悉,深圳文博会期间,“例外”在会展中心第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简称“大湾区馆”)文化与数字出海区,展出“苗艺·传袭再造”“寻找缭绫”系列服饰展品,以及“例外”与中国馆联名出品的吉祥物熊猫悠悠玩偶。通过解构与创新,将国家级非遗技艺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单品,不仅构建起大湾区文化出海的新范式,更让传统技艺在与当代生活的深度对话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活动现场,毛继鸿还分享了自己创办“方所”的历程,他先于1996年在广州联合创立“例外”品牌,之后创建“EXCEPTION Experiment”,为全球新生代设计师建立一个开放的创作新平台。

2011年在广州创立了第一家“方所”,迅速成为在地文化地标。其后,在成都、青岛、西安、三亚、北京及南京先后开设方所新形态公共文化空间,累计接待来客消费者超过7000万人次,在14年的时间里,开展了3000多场文化活动,其中,国际文化活动就超过100场。

尽管文化产业相对并不容易盈利,但在毛继鸿看来,“方所”作为文化“摆渡人”的角色,要向公众传递恒定的包容和温度,平衡人文关怀与商业的可持续。

南方+记者 李劼

【作者】 李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