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英国知名跑步品牌Soar(索尔)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在中国跑步市场已经非常拥挤的“昂跑”(On Running)们来说,这无疑增加了一位新的、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品牌背景":Soar并非完全的新手。它起源于英国,并且与"耐克(Nike)"有着深厚的渊源,曾是Nike的官方合作伙伴,为其提供部分跑步鞋款。这意味着Soar在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相当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它于2022年脱离Nike独立运营。
2. "市场定位":Soar的定位通常被认为是"专业跑鞋品牌",产品线覆盖从竞赛级到训练级,强调科技感和专业性能。这与中国市场上昂跑(主打科技、舒适、时尚跑鞋,定位中高端)的定位有较高的重合度。
3. "进入时机与策略":Soar选择在2023年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布,并且"首发就推出了高端旗舰产品"——限量版“Nike Air Zoom Soar Max”,定价高达人民币3999元。这一策略旨在迅速建立品牌形象,将自身定位在高端专业跑鞋市场,直接与昂跑等品牌在高端细分市场展开竞争。
4. "对昂跑的影响":
"竞争加剧":Soar凭借其专业背景和高端产品的推出,直接挑战了
相关内容:
一件定价1999的短裤、一条背心打底券后仍卖899,远在英国的Soar靠着滔搏的物流刚到杭州,你和姐妹们已经在小红书刷到大把骂贵帖。
Soar是伦敦时装周闯出来的牌子,老板Tim Soar白天在伦敦做秀,晚上10点落地上海浦东就被拉去和滔搏谈判。
品牌只有伦敦一个门面,靠店员加下班吆喝,在国内却是上门求合作的滔搏出手引援。
国内跑步用户规模今年破了5亿,滔搏的老大腿耐克和阿迪增速往下掉,不得不押宝垂类。
去年先接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如今又追加了Soar。
滔搏看中的不是衣服卖多快,而是卖多贵,给年轻人留一个“越野越来越卷”的谈资。
官网主图主打两件:41克石墨烯背心、1999的跑步训练短裤。
材料看着炫酷,实际落脚还是那句话——别出汗。
英国8月18度,背心所谓动态调温大多时候无用。
国内8月杭州36度,背心照样上市,只要你在社交媒体说一句“真丝了”,品牌就能多做一次曝光。
当数据靠晒图不是实测,性价比从来不是卖点。
数据暗线也刚出来。
天猫上线一周粉丝刚过千,最高销33单。
别急着嘲笑,昂跑2020年入华时踩的也是同一条冷启动路:上千价位的鞋、首周销量个位数、不被看好。
两年后昂跑亚太区猛飙八成五,靠的就是中产们把Logo穿上脚拍照。

Soar想复制的不是销量曲线,而是社交货币。
门店至今只有一个,直播和代购才是主力输出图。
所以提问就剩一个:滔搏真能把它做成第二个始祖鸟吗?
安踏把鸟做成中产门面,用的是全渠道砸钱加联名。
滔搏手里只有1万家门店、8000万会员,天天面临现金流审核,撑不起烧钱。
大概率结局是Soar停在“贵但值得打卡”阶段。
你在一线城市看到一件1999的短裤,卸掉社媒滤镜,最后买不买看钱包厚不厚,不看面料多科幻。
真跑者手里最常破价的是两三百的迪卡侬越野短裤,能跑能洗能扔。
跑步圈里把Soar看成第二件Lululemon的,大多最后滚回健身房举铁拍照。
装备党在社群里发言越大声,私信里的真实预算越难启齿。
花两千买短裤的人,配图必须背景干净,配文瞄准“松弛感”,因为没人愿意展示工作群99+的未读。
Soar想在中国长红,也许缺的从来不是高科技,是一句能怼同事的文案。
上周已经有人在评论区写:买1999短裤的人背后起码背着2万花呗。
点赞过万。
贵标签只是个过滤器,筛选出的不是跑者,是拍照的人。